竹縣調高公告地價 縣府:20萬件地價稅單僅2%受影響
新竹縣竹北市的都市發展後來居上,導致現在公告地價追不上市價。而努力追趕的結果,就是一調漲公告地價就引來部分鄉親的強烈反彈。(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新竹縣今年公告地價調升引爆部分鄉親怒火,但縣府統計,全縣20萬件地價稅稅單,實際會受影響導致要多繳1萬元以上稅金的僅有2%,大約4000件。其中自用住宅用地和非自用住宅用地各有5成1和6成1完全不影響。前者就算有人要多繳地價稅,8成的比例是比往年多了300塊,後者則有8成7增加的稅金在1000元以內,預估總計可以替新竹縣創造額外的4.2億稅收,其中有一半要分回去給鄉鎮市公所。
縣府表示,為了讓土地的價值「名實相符」,也就是讓公告的土地價格跟市價盡量接近,且慢慢朝著中央要求:公告地價佔正常交易市價比率的20%這個全國目標前進,新竹縣政府才會依法在去年召開地價評議委員會,調升今年的公告地價。
縣府表示,公告地價和公告土地現值是地價稅和土地增值税的課稅基礎,但是全縣部分的公告地價和公告土地現值長期偏低,各鄉鎮市之間也存在不公平現象。特別是竹北在新竹縣的發展起步晚於竹東等地,所以早期的公告地價比其他地區明顯偏低。
但隨著產業結構變化,竹北成為後起的宜居城市,都市化發展迅速,但公告地價卻仍停留在「開發前」的價格。以致於在這次公告地價調漲前,竹北高鐵區內就有多達2973戶,屬於地價稅稅額在100元以下的「免稅戶」,就是今年公告地價調升了,也還會有44戶,讓人匪夷所思。
縣府表示,公告地價依現行法律從3年調整1次變成了2年1次,上次調整是在2016年,但調整後的公告地價佔市價的比率仍只有11.5%,遠低於全國平均20.5%,審計室因此提醒已經有影響地方財政收入之虞。
去年底縣府地政處召開地價評議委員會做公告地價的調整,核心作為除了鎖定前述竹北6大新興開發區:縣治1到3期、華興區段徵收、台科大區段徵收以及高鐵特區適當調整,另外就是要縮短城鄉公告地價失衡的差距。
所以,這次全縣至少有尖石、五峰、橫山、峨眉4個鄉鎮完全沒有調升,還有1、2個鄉鎮,因局部地區有新開發才有微調。
以致新的公告地價上路後,全縣的平均調幅雖有25.63%,但所佔的市價比13.42%,仍跟全國平均數20%有段距離。
縣府統計,全縣的自用住宅用地地價稅金調整前平均每戶繳交896元,調整後交1038元。就是竹北新興開發區,調整前平均每戶只繳84元,調整後平均也只要繳納300到700元不等。
縣府地政處更拿出新竹市關埔特區的公告地價做比較,發現新竹縣前述「6大特區」中,除了華興區段徵收區外,其他今年的公告地價從1萬多一些到1萬3000多元不等,而這個價格新竹市卻早在2年前就已經調到1萬2000多到3萬2000多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