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貯放1年縮為2個月 新種在來米「台南秈18號」大省倉儲成本

    新品種在來米「台南秈18號」,只要短期貯放1、2個月即可加工製成碗粿、米粉絲、米苔目、粄條及蘿蔔糕等傳統米食。(記者吳欣恬攝)

    新品種在來米「台南秈18號」,只要短期貯放1、2個月即可加工製成碗粿、米粉絲、米苔目、粄條及蘿蔔糕等傳統米食。(記者吳欣恬攝)

    2018/08/21 21:43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歷經9年的育種改良,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新品種在來米「台南秈18號」,只要短期貯放1、2個月即可加工,比起比起目前現在的「台中秈17號」需貯放一年以上,大幅節省倉儲費用,可保留當季的新鮮風味。

    台南區農改場表示,在來米又稱秈米,根據蒸熟後軟硬不同又分為軟秈和硬秈,軟秈可直接烹煮成飯食用,硬秈則適合加工製作碗粿、米粉絲、米苔目、粄條及蘿蔔糕等傳統米食。目前加工米食業者大多以在來米品種「台中秈17號」進行加工,需貯放一年以上、經過陳化,但陳化的過程不僅增加倉儲成本,也喪失新鮮風味。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副研究員陳榮坤指出,2009年開始以「台中秈17號」和「台農秈14號」進行雜交育種,經過多年選育,今年6月完成命名作業,「台南秈18號」正式問世。

    陳榮坤表示,軟秈要經過貯放陳化降低黏性,米食加工品才能成型,「台中秈17號」需貯放1至3年,「台南秈18號」只要貯放2至4個月即可進行加工,除了減少倉貯成本,更提高加工米製品的品質、產品口感Q軟,保留米的新鮮風味,提升國產米加工製品品質,且「台南秈18號」的肥料使用僅需「台中秈17號」的4分之1,更具有豐產特性,適合友善栽培。

    陳榮坤說,目前「台中秈17號」在國內種植面積約4000多公頃,「台南秈18號」今年6月完成命名後,第2期作開始推廣農民種植,目前約有3至5公頃,「台南秈18號」的特性,滿看好發展潛力,預期應能獲得農民、加工業者及消費者的歡迎與接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