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獲野生大仙尪」關聖帝君遶境排練 夜遊沾「神氣」
參與遶境的神將,在炎炎夏日仍保持威武儀態,可是百年慶典不變的風采(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壓軸的遶境活動,來自各行各業的31個社頭及上百尊大仙尪(神將),8月4日、5日將陪同關聖帝君神轎熱鬧遶境大溪城區出巡,整整2天從白天到半夜,使大溪老城區沸騰起來,參與遶境的大仙尪以木頭雕造、高大又重達幾十公斤不等,在炎炎夏日仍保持威武儀態,可是百年慶典不變的風采;各家社頭近日趁著太陽下山加緊排練,讓夜遊大溪老街的遊客,有機會「捕獲野生大仙尪」。
每年農曆6月24日的關聖帝君遶境慶典,俗稱「大溪大拜拜」,也被稱為「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平日在外鄉工作的大溪子弟,在這幾天均會趕回家鄉參與各項慶典活動。
大溪社頭文化發展逾百年,由不同地區與職業類別的居民自發組成的社頭組織,就是年年為「聖帝公」慶生的固定班底。繼已歡慶百年社慶的同人社,今年適逢新勝社、大有社、興安社3個社頭成立滿100週年,遶境同時也為自己慶生!
興安社由大溪街上 、市場的零售商及生意人組成,俗稱「生意人社」,日治時期,社頭成員因從事貿易往返中國大陸,專程前往福州購買關平、周倉將軍一對參與遶境,並將「生財器具」如算盤、電子計算機等製作成大型模型,加入遶境陣容。
新勝社與福安社、樂豳社,均是以福安宮為中心的社頭,來自大溪的三層地區,社員初期成員多從事煤礦開採,加上長期受鳥嘴尖山煤礦業主資助,使新勝社成為三層資源最豐富的社頭。
由地方士紳發起成立的大有社,目前以青商會、後備軍人、扶輪社、獅子會等社團為主,因獲頗具影響力的士紳、地主出力、贊助最多,故大有社又稱「有錢人社」;大有社成員穿著藍白相間的制服,手持樂器參加遶境,其一身時尚的行頭,可是最時髦、顯眼的隊伍之一。
在地達文西瓜藝文館館長黃建義表示,在台灣的宗教廟會活動規模素有「北關公、南媽祖」的比喻,雖然大溪的關聖帝君慶典活動並非場面浩大,卻具有無可取代性的特質,例如絕大多數陣頭是各行同業組成,而非廟宇信仰組織,學生、兒童參與人數亦為全國之最,活動進行時,很多人都是經過自家門口或親戚朋友家門口,那種彼此互動的情感交流,更是一般廟會活動少見的。
大溪同人社出動龍陣、將軍及神轎等進行遶境排練。(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同人社出動龍陣、將軍及神轎等進行遶境排練。(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大有社的王甫將軍等陣頭。(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同人社出動龍陣、將軍及神轎等進行遶境排練。(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同人社出動龍陣、將軍及神轎等進行遶境排練。(記者李容萍攝)
大溪興安社為突顯「生意人社」的本色,製作算盤等「生財器具」的大型模型,加入遶境陣容。(記者李容萍攝)
參與遶境的神將,在炎炎夏日仍保持威武儀態,可是百年慶典不變的風采(記者李容萍攝)
協義社最特別的陣頭為墨斗陣,是以彰顯為木器業的生財工具參與遶境。(記者李容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