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首日塞爆 學者:交通部兩措施造成反效果
清明連假昨日第一天,國道出現大塞車。圖為國5南下路段4日上午湧現返鄉掃墓與出遊車潮,石碇、坪林路段車行速度緩慢。(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清明連假昨日第一天,國道出現大塞車,引發強烈民怨,有學者分析指出,昨天國道之所以一塞就塞一整天,是因從凌晨起就開始塞車,產生遞延效果,結果原本是想減少塞車的「0到5時暫停收費」及「7點開始實施高乘載管制」反而讓塞車的情況一直無法得到紓緩。
據《聯合新聞網》、《風傳媒》報導,逢甲大學運輸科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指出,本次清明連假長達5天,許多民眾預期早點出門可避免塞車,且0到5時又有暫停收費的優惠,結果這樣的預想反而讓塞車的情況從凌晨就開始出現。
李克聰說,一般塞車要大約2小時才能消化完,但在早上7點後又開始實施高乘載管制,返鄉車潮在上國道前都須接受人工方式檢視,乘客人數是否符合規範,導致閘道附近又大塞車,結果就造成「塞上加塞」,讓塞車的情況從凌晨就開始一直遞延,讓塞車時段一直拉長。
李克聰表示,民眾原本看準凌晨免收費的誘因,犧牲睡眠時間早早出門,沒想到卻塞得這麼嚴重,心中難免更怨。對於本次兩項原本要減少塞車的措施反而造成反效果,李克聰認為,一般只要上午沒塞,下午就不會這麼塞,建議交通部應利用此機會檢討,習以為常的方式是否該調整,絕對要避免國道從凌晨就開始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