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匠師人才斷層 文資局培育課程北南都來參加
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基礎班,來自各地的學員接受48.5小時的學科與術科訓練。(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國內文資修復傳統匠師人才出現斷層,全國超過600位取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傳統匠師中,50歲以下僅在少數,為了培育人才,文資局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辦理土水泥作類基礎班,不僅台南在地相關領域人員揪團參加,還有特地從宜蘭當日來回上課的學員,今天下午舉辦結業式。
文資局於3月開辦「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人才培育計畫」,於目前正在進行古蹟修復的水交社文化園區上課,邀請83歲擁有豐富古蹟修復經驗的傳統匠師蘇清良現場指導,讓參與的30位學員都說收穫滿滿。
課程內容包括日式木摺壁、日式編竹夾泥牆、斗子砌、清水磚牆施工、土埆等文化資產常見壁體施作工法,還有專家學者從學術角度分享文化資產修復倫理與施工安全、場地清潔管理、傳統灰作與材料、認識日式土水泥作施作概論、漢式土水泥作施作概論與孔隙性材料風化防護技術等知識課程。
學員都是有從事土水泥作經驗或相關證照者,有3對父子,還有去年國際技能競賽的國手,經過學科與術科共48.5小時的訓練及能力考核,除了2人因時間無法配合外,有28通過基礎測驗。
文資局長施國隆表示,全國的文化資產超過2000處,台灣的傳統匠師技術很厲害,最近傳統匠師的技術還外銷到馬來西亞檳城,辦理課程的南藝大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邵慶旺帶領4人團隊前往協助彩繪及裝置藝術等。而各地的政府愈來愈重視文化資產,目前文化部每年編列5億元經費給地方政府進行修復,未來還會再提高。
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基礎班,來自各地的學員接受48.5小時的學科與術科訓練。(記者劉婉君攝)
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基礎班,來自各地的學員接受48.5小時的學科與術科訓練。(記者劉婉君攝)
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基礎班,來自各地的學員接受48.5小時的學科與術科訓練。(記者劉婉君攝)
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基礎班,來自各地的學員接受48.5小時的學科與術科訓練。(記者劉婉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