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野放螢火蟲幼蟲 盼植物園2週後重現螢光
小朋友將「台灣窗螢」幼蟲放在手指再移至草地野放。(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金門縣植物園今天辦理螢火蟲幼蟲野放,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副園長劉世芬等人跨海指導下,120名大、小朋友成功呵護200隻「台灣窗螢」幼蟲暫棲山林,預計2至3週,幼蟲可望蛻變為成蟲,再現植物園螢光熠熠的美麗生態。
接受金門縣政府委託辦理「金門植物園螢火蟲培育計畫」的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秘書長謝博娟說,金門地區有2種螢火蟲,1種是幼蟲陸生的台灣窗螢,1種是幼蟲水生的條背螢,近年發現螢火蟲族群有減少趨勢,其中條背螢甚至只出現在烈嶼鄉1個小水池,處理起來較為棘手,決定先從成功培育穩定的台灣窗螢著手復育。
縣府建設處副處長王垣坤說,2年前,金門的台灣窗螢從1萬隻逐年減少,為吸引更多民間力量參與生態保育,已在臉書成立「螢在金門」社群,鼓勵鄉親全家參與,只要經過飼育訓練,林務所會提供基本的養殖器具及必要的協助。
今天就有25個家庭將窗螢幼蟲帶回飼養,不僅可以讓孩童參與螢火蟲生長過程,更可強化對於環境保育的認同。
建設處農林科長鐘立偉說,非常感謝台北市立動物園副園長劉世芬、發言人曹先紹博士、昆蟲館長唐欣潔及螢火蟲協助飼養人員蕭忠義及邱士杰跨海支援。
金門縣舉辦「台灣窗螢」幼蟲野放活動,小朋友小心呵護幼蟲,等待2至3週蛻變為成蟲。(記者吳正庭攝)
大、小朋友一起參加金門植物園舉辦的「台灣窗螢」幼蟲野放活動。(記者吳正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