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加快深海海水酸化 中山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陳鎮東(左)主導台日合作團隊,發表全球變遷研究「全球暖化將加快深海海水酸化」,登上國際頂尖期刊。右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雷漢杰。(圖由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陳鎮東主導台日合作團隊,以日本海為例,歷經3年多的研究,證明暖化可能加快深海海水酸化,研究也發現,在比較酸的海水中成長的仔魚,有些魚種的聽力出現受損,降低其生存機會。研究結果可見未來海水酸化將衝擊到海洋生態以及漁業發展。
這項「全球暖化將加快深海海水酸化」的研究也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
研究團隊發現,原來燃燒石油、天然氣、媒等化石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碳(CO2,又稱人為CO2)不只是種溫室氣體,還會造成全球暖化;CO2也是種酸性氣體,越來越多CO2溶到海水裡,造成海水酸化,衝擊著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
研究團隊成員、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雷漢杰表示,海洋的表水酸得最快,酸化速度則隨深度增加而減少,在1000多米深以下的海水,就已看不出有明顯酸化;但在日本海,卻有不一樣的情況。
研究團隊重建過去幾十年日本海的海水酸鹼值(pH值),發現日本海2500米深的海水,酸化速度竟比表水的快了將近3成,而造成日本海深水酸化的元凶,不是人為排放的CO2,而是有機質分解釋放出的CO2。
「科學家把蛤蜊養在不同酸度的海水裡,發現在越酸的海水裡,蛤蜊長得越小隻,貝殼構造也越不結實、健全。」陳鎮東指出海水酸化對生物造成的嚴重影響,他表示,碳酸鈣是構成許多海洋生物殼體或骨格的主要材質,例如珊瑚的骨格、貝類的殼等等;但碳酸鈣怕酸,海水一旦變酸,這些生物就會長得不好。
暖化造成表層海水密度下降而沉不下去更深的地方,海水的上下對流就變慢或停下來,但從表水掉到深海的有機質仍舊被微生物分解而放出CO2,就像食物放久了會「臭酸」一樣,海水的滯留時間越長,就會累積越多的CO2而變得越酸。
日本海是一個迷你型的海洋,因為體形小,所以對氣候改變的反應較大洋快;陳鎮東教授提醒,「過去幾十年裡在日本海看到的變化,未來很有可能會發生在整個大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