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象鼻鋼管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近完工
防淤隧道的啟用,有助於曾文水庫的「延壽」。(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經濟部水利署斥資逾40億元,在國內最大的曾文水庫打造防淤隧道,有全球首創的「象鼻鋼管」及出水口罕見的「山體消能」等設計,儘管施作上較為困難,但目前進度已近98.5﹪,即將完工、落成。
曾文水庫已經「43歲」,在卡玫基、莫拉克等大型颱風豪雨的衝擊下淤積嚴重,預計隧道啟用後,可帶來每年排砂量104萬立方米的效益,若以抽泥船的清理成本來換算,每年可省下近7億元的支出。
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振源表示,目前曾文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僅剩原設計規模的6成3,嚴重「折壽」,陸挖、抽泥,緩不濟急,防淤隧道有其迫切性。
防淤隧道是從左側大壩上游處引水進入,沿著緊鄰的山體,直接導入下方的曾文溪,對於延長水庫壽命,助益不小。
簡振源指出,防淤隧道於102年3月份開工,設計長度超過1.2公里,由於曾文水庫的水位高低差達60米,在進水口的建造、貫通上,難以採取較為常見的圍堰或岩塞爆破等設計,因此邀集專家學者集思廣益,研究出世界首創的象鼻鋼管工法。
至於出水口,在消能池的設計上,採中間柱的方式,區分南、北兩側,並於山體內開鑿大洞,透過3個跌水工,減緩從隧道內傾洩而下的流速,降低河川護岸的衝擊。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將成為國內第1件啟用的水庫防淤隧道,已接近完工,由於設計上較為特殊,水利署辦理台美水資源技術30週年系列活動時,也專程帶領美國墾務局專家南下參觀,一行人對於這項建設都讚賞不已。
曾文水庫歷經颱風豪雨的衝擊,淤積嚴重。(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已接近完工。(記者吳俊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