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水文化地景特展 認識河川、灌溉埤塘
水文化地景特展還設有河川教室,讓小朋友更容易了解桃園河川。(記者謝武雄攝)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由桃園市文化基金會舉辦的「大河之市-桃園水文化地景特展」自即日起至11月12日止在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舉行,展出桃園市河川變化,特別是埤塘文化,市長鄭文燦致詞時指出,桃園市河川湍急不適合灌溉,因此有埤塘、大圳設置,桃園大圳及灌溉埤塘是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來台後最先完成的水利灌溉工程,連桃園市政府所在地,當初都是埤塘。
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河川又短又急,不適合灌溉、耕種,因此,才發展出桃園特有埤塘、灌溉水圳文化,目前桃園大圳是日治時期由八田與一規劃興建的,灌溉面積達3萬6千多公頃,至於石門大圳則是配合石門水庫所興建,灌溉面積1萬多公頃,這也成為桃園市特有的地景文化。
桃園市長鄭文燦(右2)、桃園農田水利會總幹事黃金德(右3),一同參觀水文化地景特展。(記者謝武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