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心憨兒月餅融入在地農產 中秋禮盒市場走出自己的路
牧心喜憨兒月餅今年求新求變,結合在地農產,推出多款新口味。(記者王秀亭攝)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牧心智能發展中心喜憨兒月餅今年嘗試融入在地農產,以紅藜、薑黃、紅烏龍及洛神花,讓傳統口味再現新意,要在競爭激烈的中秋禮盒市場中走出自己的路。
牧心智能發展中心主任許秋霞表示,中秋月餅禮盒是牧心烘焙庇護工場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禮盒市場選擇越來越多元,因而今年力求改變與創新。
烘焙庇護工場從台東的農產品中,選出健康又具特色的紅藜、薑黃、紅烏龍及洛神花,經過2個月的試做,推出多款新口味。
傳統的蛋黃酥、綠豆凸仍是「基本班底」,另在月餅酥皮、鳳梨酥皮分別融入薑黃、紅烏龍及紅藜,內餡新增酸甜的洛神花餡,廣式月餅除傳統的核桃棗泥口味,再新增加入起司的廣式冰心、及牧心完全自製的黃金餡料,傳統兼具新意,盼給民眾多元的口味選擇。
牧心在包裝上稍做改善,許秋霞說,為減少提袋的浪費,今年禮盒、提袋一體成形,土鳳梨酥的「小農心意」禮盒,更結合牧心「和真縫紉班」學員製作的布提袋,推出限量版,並將所有產品上網,製作網路訂單,開放民眾提前訂購。
牧心憨兒月餅酥皮融入紅藜、紅烏龍及薑黃,讓月餅顏色更多元可口。(記者王秀亭攝)
鳳梨酥餅皮吃的到薑黃及紅藜,內餡還可吃到洛神花,連提袋(後右)也是牧心縫紉班學員的心血結晶。(記者王秀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