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農博閉幕不打烊 累計1298萬人次參觀
「桃園農業博覽會」今天傍晚閉幕,桃園市長鄭文燦宣布,農博閉幕不打烊,後續由新屋區公所接手,延長賞味期。(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為期23天的「桃園農業博覽會」今天傍晚閉幕,適逢母親節又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各展區白天擠滿參觀人潮,桃園市長鄭文燦宣布,農博展期16個出入口累計共有1298萬人次參觀,農博閉幕不打烊,後續由新屋區公所接手,延長賞味期,保留保全、導覽、清潔、交通,讓農博基地維持可參觀的等級,假日也會有加強版,作為正式營運前的籌備,他相信明年農博一定更精彩。
鄭文燦率市府團隊、多位民代一起種下「希望樹苗」,農博基地在去年11月19日開工,今年4月22日開幕,市府團隊利用短短5個月時間,就像變魔術一樣打造出一個具有文化、科技魅力的農業博覽會,不僅展現桃園實力,也讓更多人看見新屋的魅力以及農業的潛力。
鄭文燦還說,農博試營運23天,達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也寫下許多驚嘆號。今年農博設有8大展區,桃園是草花王國,全台約有95%的草花由桃園生產,「植物地景」專區有8公頃、10件以上的藝術作品,蔡英文總統來農博參觀時,曾說農博非常精彩,來一次不夠。有很多人來農博很多次。
「循環經濟」是整體農博的設計理念,空氣、陽光、水都能夠循環利用,農博是一個自給自足、永續發展的園區,有光電埤塘、光電走廊、光電廁所、生命樹、植物工廠等,截至今天為止,發電量已達9萬6000度,可供應320個家庭1個月的用電量;今年農博為了在短時間打造遮風避雨的建築物,採用輕便的輕鋼架、塑膠等材質;明年正式營運時,將運用更多竹建築、土角厝等環保材質,讓「循環經濟」的特色更加鮮明。
鄭文燦期許明年植物地景專區會有更多藝術作品參展,目前新規劃「氣象館」,可做節氣、颱風、地震等體驗;「漁業館」能讓遊客了解海洋生態、漁民文化、客家漁業傳統的可貴,包括石滬、藻礁、濕地、沙丘等特色;推動低碳社區、綠色生活的「低碳館」;新屋特色產業的「錦鯉館」和具客家特色的「茶葉館」,明年正式營運時,預計有20個展區開放參觀。
農博閉幕不打烊。(記者李容萍攝)
鄭文燦宣布農博閉幕不打烊。(記者李容萍攝)
鄭文燦率市府團隊、多位民代一起種下「希望樹苗」,象徵農博圓滿閉幕。(記者李容萍攝)
農博壓軸的閉幕參觀人潮。(記者李容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