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雞規是蝦米?全台首創中醫台語教材教你說
慈濟大學中醫台語講師張嘉讌(左)花兩、三年時間,收錄中醫、草藥、漢方、醫術診斷名詞等,出版台灣第一本全方位的中醫領域台語教學課本。(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你知道「石淋」、「雞規」是什麼嗎?慈濟大學中醫台語講師張嘉讌有感老一輩就診時,遇到年輕中醫師不會說台語,導致診斷不易,花費約3年時間蒐羅逾3千種中醫、藥草、漢方乃至各式病灶的台語說法,盼幫助中醫實用,更保留下珍貴的母語文化。
張嘉讌表示,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常看中醫,但許多跟中醫相關的台語卻逐漸流失,除了中醫師在幫上年紀的病患看診時不易,不少專業醫學術語、草藥名稱等也都恐失傳,兩三年前決定著手收集,如今正式出版《中醫台語教學用書》。
張嘉讌說,書中收錄中醫藥材1千多種、一般青草藥9百多種、中醫漢方6百多種,再加上一般中醫看診時會使用到的診斷名詞,如風邪(感冒)、三伏貼等共7百多種等,用中文加註台語的羅馬及通用拼音,幫助教學,解析各類名詞。
她舉例,如「石淋」的意思,其實就是尿道發炎,但看字面以為是石頭淋上什麼東西,但在台語的意義中,是尿尿時有灼熱感;還有「雞規」則是吃東西噎到,吞不下也吐不出來,宛如喉嚨有氣球般;還有草藥「拖秤錘」,其實台語要說「老鼠拖秤錘」,因為其外觀形狀而被古人以此名物。
張嘉讌說:「我們的語言被殺得快要死掉了!」她認為,早期政府抹滅母語,導致才過去4、50年時間,台語文化就逐漸流失,若再不搶救,消失就來不及;為了出書,遠赴各地尋找專業的耆老,如中醫師、藥草商等,趕緊把各類詞彙的台語說法收錄,包含相當困難的經絡穴道說法,等於傳承文化。
慈濟後中醫系大四生林昭男表示,雖然系上同學學習中醫,但約一半的人會說台語,若要講到非常專業的中醫用詞、草藥名稱等,可能只剩下2、3人會說,若能保留中醫台語,在將來職場非常實用。
張嘉讌認為,中醫世代守護台灣人,近年其實用性也逐漸備受肯定,每年中醫系學生也有300多人,希望在傳承中醫領域上母語不能缺席,而也認為,台語在各行各業的領域都有非常專業與珍貴的內涵,政府應該傾力加緊保存,避免文化繼續失傳。
《中醫台語教學用書》中收錄不少中醫診斷名詞,如四肢關節疼痛等,搭配台語的羅馬及通用拼音,幫助學習中醫者理解。(記者吳柏軒攝)
《中醫台語教學用書》中收錄不少中醫診斷名詞,如四肢關節疼痛等,搭配台語的羅馬及通用拼音,幫助學習中醫者理解。(記者吳柏軒攝)
慈濟大學中醫台語講師張嘉讌(左)模仿病患,與學生林昭男(右)示範如何用台語進行中醫診斷。(記者吳柏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