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養殖池裡9成是母烏 並未驗出人工雌激素

內行人吃得出野生烏(圖)與養殖差別。(記者黃旭磊攝)

內行人吃得出野生烏(圖)與養殖差別。(記者黃旭磊攝)

2017/02/06 21:16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由於烏魚子經濟價值高,養殖業者使用雌激素等變性飼料導致烏魚雌性化,池內九成為母烏,引發食安疑慮,不過,國內並未在成烏驗出人工雌激素。

業者指出,野生烏受中國船隊攔截導致撈捕產量減少,另為保育海洋資源,漁業署連續9年舉辦烏魚子評鑑賽事,鼓勵業者養殖取代撈捕,但公烏賣不到好價,普遍使用變性飼料促進烏魚雌性化,讓母烏比例從百分之50提高到百分之95。

嘉義業者林篤毅,兩度獲得漁業署「台灣十大優質烏魚子」獎勵。林篤毅說,「業界確實有9成母烏產量,官方鼓勵養殖,卻以食安問題懷疑技術,會讓業者走向絕路。」

林篤毅表示,台灣養烏技術全世界第一,烏魚苗5到6公分時雌雄同體,成長過程3年只加1次雌激素誘導,成熟時吸收代謝完畢,「量非常少,成烏後連學術單位也驗不出,希望政府及外界不要誤解。」

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表示,人工(養殖)雌激素於初期添加,學界研究與天然(野烏)雌激素沒有不同,不過由於衛福部明令禁止化妝品添加雌激素,水產試驗所將輔導業界研發催化方式取代添加。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說,為降低民眾疑慮,將協請水產試驗所加速進行中「全雌化烏魚種苗繁殖技術之研發」計畫研究,儘速以育種方式達成全雌化烏魚種苗繁殖技術。

由於抱卵母烏原本就會分泌雌激素,很難分辨是天然還是人為添加。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黃健政指出,民國99年曾抽驗市售烏魚子調查存在種類,並未發現人工雌激素,「養殖烏跟海烏雌激素比例沒有明顯不同,後續又採樣一次,結果還是一樣。」

黃健政說,誘發轉性跟天然雌激素在後端看不出差異,個人認為食用沒風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