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勇中毒 網友為「姑婆芋」吵翻天.....
徐國勇在元旦這天誤食姑婆芋中毒,引起網友討論。(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早傳出誤食菇婆芋中毒,引起網友眾多討論,有人認為如何分辨姑婆芋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有人則認為問題關鍵在於摘採的人而不是吃下肚的人。對此,食藥署則建議,可從葉片形狀、質感以及芋頭的顏色、外觀分辨。
徐國勇說,「有人」在後院採自種的芋頭,卻誤將姑婆芋也採進來煑,造成他中毒送醫。網友們看到新聞以後紛紛搶當「柯南」,有網友於PTT八卦板po文指出,姑婆芋有毒已經是普遍國民的基本「常識」,連幼稚園的小朋友都分得出芋頭跟姑婆芋的差別,兩者外觀上真的很容易辨識,並質疑「為什麼會誤吃姑婆芋?」此po文引來許多網友回應,有人認為,芋頭和姑婆芋只有在摘的時候易分辨,徐國勇看到的是已經烹煮完的,當然分不出來!網友們說:「是常識嗎?我真的不知道耶」、「看一盤菜還分得出來,給你拍拍手」、「有人可以分出來炒後的是那種耶,天才啊」。
姑婆芋、芋頭的分辨
食藥署網站「闢謠專區」指出,姑婆芋(Alocasia odora)所含的植物毒素成份有草酸鈣、氰酸及生物鹼等,根、莖、葉皆不可入菜,與同是天南星科植物的芋頭外型相似,但可從葉片及根部的芋頭2部分區別:葉片形狀方面,芋頭葉片是盾形的形狀、葉脈不明顯,而姑婆芋葉片則是廣卵形、基部呈心狀箭形,且葉子濃綠富光澤;葉片的質感,芋頭是絨質的,水滴滴在葉面上,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姑婆芋的葉面是革質的,水珠無法凝結。以及,芋頭的地下根具有紫色斑點,姑婆芋的地下根則是比較細長且偏黃。
西屯區福和里長李鳳珍與社區民眾合力把社區角落變身為小公園,還種了許多姑婆芋。(資料照,記者蘇金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