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動症兒童 一成五進入青春期有憂鬱症
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相關研究。(北榮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團隊發表在《精神研究期刊》、《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的研究發現,約15%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進入青春期後會出現憂鬱症,且分析近4000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重度憂鬱症與僅有重度憂鬱症個案的用藥狀態,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憂鬱症較難治療,對於抗憂鬱藥物的反應也較差。
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表示,一名男孩個案是在就讀小學期間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國中後,開始抗拒服藥,結果顯著影響學習與行為表現,長期的挫折與壓力,使他出現明顯的憂鬱症狀,心情憂鬱、不吃不喝不出門、對事情缺乏興趣、沒有動力、絕望感,出現反覆的自傷行為,甚至有自殺企圖,直到高中再度規律服藥、接受治療,心情越來越平穩,比較少憂鬱。
陳牧宏指出,根據過往研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的全球盛行率約5%至8%,台灣本土研究則是七年級學童盛行率約7%,八年級約6%,九年級約3%,但進一步分析台灣健保利用率則發現,僅約1%曾經於醫療系統就診或諮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陳牧宏強調,盛行率與健保利用率的落差,意味著社會、教育、醫療系統,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孩童的心理衛生健康需要更多資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