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球首創「象鼻鋼管工法」 曾文防淤隧道明年完工

興建中的曾文水庫防淤隧道,預計明年中完工。(記者吳俊鋒攝)

興建中的曾文水庫防淤隧道,預計明年中完工。(記者吳俊鋒攝)

2016/11/03 20:13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經濟部水利署斥資逾40億元,在曾文水庫旁打造防淤隧道,預定明年中完成,在颱風季節派上用場,總開鑿長度超過1.2公里,每年可有104萬立方米排砂量的效益;進水口採行象鼻鋼管工法,是世界創舉,而出水口的「山體消能」設計也很罕見,讓這項國內重要的水利建設,備受關注。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連上堯強調,由於莫拉克風災一口氣帶來了約9000萬立方米的淤積量,讓曾文水庫嚴重「折壽」,為了延長使用期限,甚至希望能永續營運,行政院推動防淤隧道計畫,要達到「蓄清排渾」的目標,103年3月份開工。

曾文防淤隧道是從左壩肩上游處引水進入,沿著緊鄰的山體,直接導入下方曾文溪,若以抽泥船的清理成本來換算排砂量效益,每年可省下6.93億元。

與國內外各水庫不同的是,曾文的水位高低差達60公尺,在進水口的建造、貫通上,一般常見的圍堰或岩塞爆破等工法都難以使用,且風險很高,因此南水局邀集專家學者會商,共同研究出世界首創的象鼻鋼管設計。

至於消能池的設計上,也以中間柱區分了南、北兩側出水口,在山體內開鑿大洞,透過3個跌水工,減緩從隧道內傾洩而下的流速,減緩河川護岸的衝擊,確保一旁曾庫公路的結構安全,這將是國內第1件完工的水庫防淤隧道。

連上堯指出,曾文水庫營運43年來,9場大型的颱風豪雨,導致淤積嚴重,有效蓄水量銳減,陸挖、抽泥,都緩不濟急,凸顯了這項隧道工程的重要性。

連上堯說,依照地勢與功能的差異,該隧道沿途共9種斷面設計,建造上很不容易,目前進度已超過8成3,這是國內水庫的指標性工程,各界關注,專業團隊用心規劃,歷經千辛萬苦,希望大家多給予鼓勵、肯定。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總長逾1.2公里,進水口工法為世界首創。(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總長逾1.2公里,進水口工法為世界首創。(記者吳俊鋒攝)

出水口的消能池設計形式,也很罕見。(記者吳俊鋒攝)

出水口的消能池設計形式,也很罕見。(記者吳俊鋒攝)

透過等比例模型,讓外界對山體內的防淤隧道,有更深入的的認識。(記者吳俊鋒攝)

透過等比例模型,讓外界對山體內的防淤隧道,有更深入的的認識。(記者吳俊鋒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