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刻不容緩 潘文忠:未來7至10年是關鍵
「高等教育改革論壇」今於高雄登場。(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等教育改革論壇」今於高雄登場,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高教多校今年招生不足,問題已浮上檯面,推動改革刻不容緩,未來7至10年是關鍵,應解決質與量問題,不能只靠中央政策,更要學校及公民參與,合力推動高教未來發展。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不分黨派立委合辦「高等教育改革論壇」今於鳳翔國中舉行,由立委許智傑主持,教育部長潘文忠、立委陳其邁、高市副市長陳金德均出席,採審議式民主討論,經大家腦力激盪下,從多元意見到形成共識。
部長潘文忠表示,高教面臨學校供給量過多,學生人數卻減少衝擊,今年多校招生不足,問題已浮上檯面,不只是量的問題,更多是質的問題,高教改革刻不容緩,未來7至10年是關鍵、艱辛階段。
潘文忠指出,過去推動5年高教藍圖計畫目前暫緩,將花1年時間重新思考,明年高教創新、轉型與退場條例將上路,教育部也將逐年編列50億基金因應,但不能只靠中央政策,應納入學校及公民參與,才能推動高教改革。
立委許智傑提出學生減課、產學合作奧斯卡金像獎建議,他認為台灣過去是填鴨式教育,必修課程也比西方多,把學生時間綁死,他提出減課建議,讓教育鬆綁、行政協助,學生能鑽研興趣、專題研究,學會獨立思考、深化學習。
許智傑發揮創意,提出產學合作奧斯卡金像獎,鼓勵教授多元升等、投入產業,用學術專業與各行各業結合,培育更多人才投入產業,帶動社會風氣,扭轉台灣教育觀,更能留住人才,提升台灣競爭力。
立委陳其邁說,高教問題很多,預估10年後學生將減少13萬人,明年中央編列高教經費為2853億,比去年增加180億,他認為應以台灣優勢,吸引更多國際學生,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也應重視學用合一,並開放多元入學管道,讓失學學生能重返校園,提升學校招生率。
高市副市長陳金德指出,一般頂尖大學教授重研究、輕教學,但大學設立目的以教育學生為主體,教授研究領域也應與社會結合,尤其技職院校學生來源應鬆綁,一般大學工學院也應開放,讓學生交流更多元。
「高等教育改革論壇」今於高雄登場,由立委許智傑(右2)主持。(記者陳文嬋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左2)表示,高教改革未來7至10年是關鍵。(記者陳文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