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海邊長大的孩子環島 紀錄瀕臨失傳的捕魚技術

4位建國科大商設系學生全台環島訪問5位漁民、記錄5項特殊捕魚技術,再用影像和文字包裝,做出以討海人為主題的文創商品。(記者張聰秋攝)

4位建國科大商設系學生全台環島訪問5位漁民、記錄5項特殊捕魚技術,再用影像和文字包裝,做出以討海人為主題的文創商品。(記者張聰秋攝)

2016/04/08 13:26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海邊長大的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顏慧庭,從小愛海、愛吃海產,美味可口的海鮮靠得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老漁民與海洋搏鬥而來,遺憾的是,這些傳統捕魚技術瀕臨失傳,為了保留下來,她和3名同班同學林芳瑩、吳家慧、蔡博凱,全台環島訪問5位漁民、記錄5項特殊捕魚技術,再用影像和文字包裝做出文創商品,讓人驚豔。

指導老師杜雅雯說,4位學生以「討海的那些事」為主題,走訪台灣5個地區,訪問5位漁民,記錄5項特殊捕魚技術,包含台北金山的磺火捕魚、宜蘭南方澳的三腳虎、宜蘭頭城的牽罟、台南四草區的吊罾,以及台東成功的鏢旗魚,將討海人知道的那些事、想說的那些事,用紀錄式的方式呈現,帶出原汁原味的在地漁業文化。

學生把受訪內容化為文字與圖像和影音,做出與前述捕魚技術相關的周邊文創商品,包含出書、用麻繩編成漁網式的書袋、彩繪魚兒圖像的手機觸控袋、船長座右銘的明信片、船員證的名片、鏢靶、貼紙包,相關作品將於4月21日到5月25日間在建國科大美術文物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台中A+新秀設計展、台北新一代設計展展出。

家住台中清水區的顏慧庭說,一開始,他們擔心給人兇巴巴刻板印象的船長會拒訪,接觸後發現船長因長年與海為伍,跟家人聚少離多,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交談與對待,就像鄰家的阿伯般親切。

顏慧庭表示,紀錄之前,他們對捕魚的印象,停留在撒網下海的印象,跟船長接觸後才知道,漁民捕魚不僅要出力,還要打團體戰,更要動腦與魚鬥智,手腦併用,魚兒才會上鉤。

學生林芳瑩和吳家慧分享紀錄心得說,實地紀錄後更深入了解台灣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危機。

唯一的男學生蔡博凱也說,養殖漁業逐漸取代遠洋漁業,大公司擠壓個體戶漁民的生存,傳統捕撈技術後繼無人,台灣漁業文化受到衝擊。

相關影音

學生做出的討海人海報和鏢靶。(記者張聰秋攝)

學生做出的討海人海報和鏢靶。(記者張聰秋攝)

討海人手機觸控袋。(記者張聰秋攝)

討海人手機觸控袋。(記者張聰秋攝)

船員證的名片。(記者張聰秋攝)

船員證的名片。(記者張聰秋攝)

討海人座右銘的明信片。(記者張聰秋攝)

討海人座右銘的明信片。(記者張聰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