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使樓塌?學者:人禍才是「殺人主因」
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李咸亨指出,土壤液化問題在921大地震發生後已有,但房子若設計錯誤、偷工減料、惡性使用等,才會倒塌造成嚴重傷亡。(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0206大地震引發土壤液化危機,政府日前公布8縣市的「土壤液化潛勢圖」,引發社會與民眾擔心,住家落在高潛勢區,土木學會、學者與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今跳出來大喊「免驚」,指出土壤液化可扶正,但人為因素造成的設計不良、偷工減料、惡性使用等,才是真正的「殺人主因」,呼籲政府迅速找出。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呂良正、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鎮、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李咸亨,以及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黃俊鴻等學者,今天共同召開「土壤液化免驚」記者會,針對日前土壤液化議題大解密,並提供正確觀念給民眾參考。
李咸亨說,世界各國都會製作地震震害潛勢圖、土壤液化潛勢圖等,作為政策方針工具,而這次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的資料,比例尺達二萬五千分之一,非常足夠了解各縣市的地質條件,認為先了解後,就能先進行防災規劃。
黃俊鴻說,土壤液化對建物造成3種影響,第1是減震,第2為產生浮力,第3喪失承載力,當大地震一來,房屋結構梁柱所受的力量變小,算是優點,但卻會導致高樓沉陷甚至傾斜,面對液化問題,可以採取新法改良地基,如「頂升扶正」、「低壓灌漿」等,把高樓扶好、補強地基,花費約1、200萬元。
但呂良正認為,土壤液化是種風險概念,依據大地震發生頻率,可能50年才來1次,但高潛勢的舊屋或許再住15年就要拆掉了,如今土壤液化造成民眾恐慌,擔心有業者趁機大發「地震財」,四處要民眾花大錢補強,認為土壤液化即使碰上大地震,也不一定造成人員傷亡。
呂良正認為,真正關鍵在「人為」,天災、環境避無可避,因此如何把建物設計安全,才是關鍵;且土壤液化採地面鑽孔調查,其實政府目前公布的數據不一定符合每個住家,因土質只要差幾十公尺就有可能改變,建議高潛勢區民眾莫恐慌,但須針對高風險建物,找出「軟腳蝦」,如921前舊屋、1樓做為店鋪、採開放空間與騎樓等,還有挑高設計、單跨設計(建物單面僅2根柱子支撐)等,才有後續補強必要。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呂良正(左)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中央大學土木系與營建系等學者共同召開「土壤液化免驚」記者會,解說天災與人禍之間的差異,要民眾放心。(記者吳柏軒攝)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中央大學土木系與營建系等學者共同召開「土壤液化免驚」記者會,解說天災與人禍之間的差異,要民眾放心。(記者吳柏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