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推資源回收2.0 生熟廚餘分類減少垃圾量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宜蘭縣10年來人口沒增加,每天卻增加近百噸垃圾,環保局祭出資源回收2.0版本,7月1日起將要求廚餘回收區分「生」、「熟」,預計每年將減少2千5百噸垃圾。
宜蘭縣政府環保局表示,宜蘭縣10年來每日平均垃圾量從2百多噸增加到310噸,其中廚餘更占3成,上週更有一車垃圾車載滿廚餘往焚化爐送遭退回,許多民眾分類廚餘時更把生廚餘丟入一般垃圾,縣府從今年7月1日起推動「資源回收2.0版」,藉由區分生、熟廚餘,有效減少垃圾量。
廚餘垃圾可以區分為生、熟廚餘,宜蘭縣政府環保局指出,食材經過烹煮後,有添加油、鹽等調味料即是熟廚餘,例如一般家庭剩菜剩飯、麵食、魚、蝦、肉類等等,生廚餘則是指生菜葉、果皮、茶渣等。環保局長陳登欽指出,熟廚餘丟入焚化爐不但會減少焚化爐壽命,還會因為食物中含氯,焚燒後產生戴奧辛。
陳登欽表示,有些民眾因為垃圾車的廚餘桶滿了,會將生廚餘直接丟入一般垃圾,因此未來垃圾車將增加生、熟廚餘桶,預期將能減少2%一般垃圾中的廚餘含量,大約能減少2千5百公噸垃圾量,焚化爐負擔能因此減少。
環保局指出,廚餘分類可以有效導入回收體系,達到多元再利用的目的,生廚餘將送到羅東廚餘場堆肥使用,熟廚餘則直接交由各鄉鎮公所賣給養豬場。
「提高民眾丟廚餘的方便性才能有效推動。」宜蘭市林姓民眾表示,如果環保局能贈送每戶一個簡易型、加蓋分類廚餘桶,才能提高民眾分類意願,否則用自家垃圾袋裝既不環保也不方便,原本只是單純區分廚餘都很懶了,更何況還要分生、熟廚餘。
陳登欽說,目前會從第一線人員開始宣導,和公所清潔隊建立生、熟廚餘分類機制,並建制社區廚餘回收示範點,環保局今年也編列8百萬元預算採購不同顏色的廚餘桶和垃圾車支架,未來家戶丟垃圾時,環保局也會加強破袋檢查,希望能改變民眾丟垃圾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