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容器有風險 勤洗手可避險
生活中充斥許多塑膠用品,長期使用者尿液中的雙酚A(BPA)濃度明顯高。提醒民眾,除了避免使用塑膠用品外,也應該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記者林彥彤攝)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生活中充斥許多塑膠用品,舉凡餐具、塑膠瓶和保鮮膜等,經研究測試,長期使用者尿液中的雙酚A(BPA)濃度明顯高,過量接觸可能影響生殖能力與成長發育進而造成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董氏基金會提醒,除了避免使用塑膠用品外,也應該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測試,77位大學生第一週使用不鏽鋼瓶喝冷飲,第二週則換成PC塑膠瓶(聚碳酸酯材質,PC);結果發現,改用PC塑膠瓶一週後,受試者尿液中的雙酚A(BPA)濃度比使用不鏽鋼水瓶時的濃度平均增加了69%。
雙酚A為環境賀爾蒙的一種,化學結構類似雌性激素,在體內會干擾性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estrogen)的功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並不是要熱才會釋放化學物質。另一項介入實驗中,針對30名女童要求避免接觸塑膠相關製品,除了少碰塑膠產品外,要求餐前洗手。結果顯示,確實做到的受測者,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有顯著下降。
我國衛生福利部,預計今年六月起全面實施要求塑膠食器須標示材質、耐熱溫度及重複性或一次使用等資訊。董氏基金會提醒,外食或外帶時也最好自備容器及購物袋,而因為生活中塑膠製品氾濫,用餐前洗手才可避免接觸環境賀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