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木窯燒翡翠青瓷 佛陀紀念館展出
何志隆解釋翡翠青瓷之美。(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藝術家何志隆於佛陀紀念館舉辦翡翠青瓷特展,他表示,常年於花東淨灘撿拾漂流木,「不砍伐樹木,感謝上蒼讓樹木死亡後展現舍粒子美感」。
「翡翠青瓷‧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昨天下午開展,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張善楠、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團長劉玄詠、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陳順章、三洋維士比集團董事長陳和順等賓客到場,中國前福建博物院院長楊琮從事考古工作30多年,特地到場研究窯燒技巧。
翡翠青瓷以純植物灰釉作底,土胚入窯,滿釉出窯,釉面經光折射透出樸實光彩,近年很受普羅大眾喜愛。對此,何志隆表示,5年半前於東台灣蓋窯場,因不忍有生命樹木遭砍,經常到海邊淨灘找漂流木,樹木生前貢獻翠綠,當焚燒之時,他讚嘆漂流木犧牲成就,藉由瓷色重現生命。
何志隆為重現古法柴燒技術,上千個夜晚徹夜守窯,遙想古人如何燒陶,逐漸試出土胚不上釉入窯,讓植物燒成灰自然落在土胚上,經極高溫熱熔「瓷化」,終於結晶而成「灰釉青瓷」,其顏色碧綠如玉,故名「翡翠青瓷」。
至於取材多竹,何志隆從古人處體會「竹因空受益」道理,愛竹情深,喜歡陽光、月光照射釉面產生光彩。他表示,「最美的光是自然光,中午太陽照射青瓷,反射光彩實在太美了」。
巡迴展即日起至4月3日於佛陀紀念館本館2樓展出,歡迎民眾一睹千年技藝翡翠青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