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膺康柴燒陶 三峽客家園區開展
張膺康的《自然釉秋金壺具組》。(客家文化園區提供)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隱居在石碇區的柴燒陶藝家張膺康,將自身累積多年的柴燒創作經驗,表現於大甕、花器、茶器、火爐等各類器型,在千變萬化的作品中,散發著自然純粹、無以名狀的美感,60餘件作品即日起至明年2月17日止,在三峽客家文化園區展出。
張膺康因喜愛品茗而迷上柴燒器具,從此投入鑽研,為了擁有自己的窯場,他在15年前選擇遠離塵世,獨自在石碇開闢一方柴窯淨土,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每日身處山林之美、手握泥土芳香,他也特別喜歡在深夜拉坯,夜晚的寂靜像是一面鏡子,在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中,創作出獨具個人風格的作品,而每次燒窯,都要連續多日不眠不休控制窯內高溫,就像是跟火焰對抗,也因此才能燒出迷人的色澤與光輝。
「看似樸拙,卻是心中至美的作品」張膺康說,柴燒的特色在於陶藝作品的變化、表現非常多樣,可細膩優美亦可狂放不羈,窯內的火侯、柴木的落灰皆會影響成品的釉色,從練土、拉坏、燒製、出窯到整理定型,每件作品皆不假手外人,慢慢熟悉陶土的特質與柴火的個性,才能做出渾然天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