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東「早稻田」始於4千年前

    台灣史前館研究人員李坤修、吳意琳,及台灣科博館研究人員李作琳(右起)今天在史前館討論史前石刀,這些很可能是史前人類割稻的工具。(記者黃明堂攝)

    台灣史前館研究人員李坤修、吳意琳,及台灣科博館研究人員李作琳(右起)今天在史前館討論史前石刀,這些很可能是史前人類割稻的工具。(記者黃明堂攝)

    2016/01/21 15:05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灣西部的稻米文化透過碳化稻米的出土,推論最早在4800年前就存在;東部遲無碳稻証據,但研究人員最近透過稻米矽酸體的採集,推論早在4000年前就有稻作,且是秈稻,不同於西部梗稻,東部可能有自成一格的稻米文化,而非西部傳來。

    這是史前館研究人員李坤修、吳意琳,與科博館研究人員李作婷的合作研究;前兩者長期在東部考古,後者則是矽酸體考古專家,今天下午在史前館發表「東部第一稻」專題演講。

    長久以來,稻米在臺灣的起源一直是考古學家關注的課題,李坤修說,西部是沈積地形,具保存環境,所以可從史前遺址的土壤篩出碳化稻米;東部是沖刷地形,歷年考古都未曾發現碳化稻米,只能從其它証據推論。

    吳意琳長期在東海岸的潮來橋及富山遺址從事考古研究,出土了不少石刀,研判是收割稻作的工具,但需要更多証據,李作婷的矽酸體研究,正好補足了這一塊。

    李作婷說,矽酸體是一種結晶體,像玻璃一樣歷久不腐不爛,不同植物的矽酸體有不同形態;她從上述兩遺址的土壤,透過高倍顯微鏡找到豐富的矽酸體,經分析是屬於秈稻,由於這兩處是距今4000年前遺址,所以可以印証在4000年前,東部就有稻作。

    李作婷說,如果能進一步在兩遺址出土的石刀上採集到矽酸體,証據就更強烈,不過,石刀出土後多經洗滌,採獲機率很低。

    台灣西南部地區最早出現稻米的時間是距今4800年,過去考古推論是東部稻米是從西部傳來,但從兩地矽酸體不一樣看來,東稻文化可能自成一格,有著不同的來源。

    相關影音

    台東潮來橋遺址的史前稻穀矽酸體在顯微鏡下的樣態。(記者黃明堂翻攝)

    台東潮來橋遺址的史前稻穀矽酸體在顯微鏡下的樣態。(記者黃明堂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