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鬼頭刀國際競爭力 新港區漁會加入國際漁業計畫
新港區漁會執行鬼頭刀漁業改善計畫,為資源永續盡一分心力。(記者張存薇攝)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台東縣成功鎮是台灣鬼頭刀捕獲重要基地,因為國際對漁獲安全、生態保育標準越來越嚴格,新港區漁會近日申請「新港鬼頭刀」(HSIN KANG MAHI MAHI)漁業改進計畫(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FIP),並獲SFP(Sustainable Fisheries Partnership)網站同意正式登錄,漁業署表示,這是台灣第一個執行FIP且登錄國際網站的魚種,有助於提升我國鬼頭刀產業國際競爭力及品牌價值。
台灣鬼頭刀年產量約9000到1萬公噸,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成功鎮地區漁獲量約占全國2、30%,年產值超過6億元,因為歐盟及美國未來將只販售取得生態標籤的漁產品,因此必須透過漁業改進計畫,台灣的漁業才能永續且賣到國際上。
新港區漁會說明,成功鎮鬼頭刀約9成銷往北美,因為歐盟在今年3月起已要求漁船必須出具卸魚聲明書,目前已有27艘在地漁船透過研習、漁船衛生評鑑,獲得申請鬼投刀卸魚聲明資格,透過漁業改善計畫,未來將還會有6、70艘漁船加入,且船主必須紀錄在何處、何時捕獲那些漁獲、數量等。
何源興表示,除了漁會、漁民自主加入,水試所也將從明年起開始建構「海洋捕撈漁業的履歷體系」等基礎海洋生態資料,為保育與資源永續盡一分心力。
鬼頭刀大多外銷歐美做魚排。(記者張存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