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隻身搶救 恆春百年古厝重現風華
老厝位在北門城附近。(記者蔡宗憲翻攝)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有多少年輕人記得祖厝在哪?
恆春一名旅外年輕人張洧齊,3年前回想起祖父編張氏祖譜遺願,毅然放下原本的穩定工作,帶著新婚妻子返回毫不認識的「老家」,重建族譜過程,赫然發現極具歷史價值的「祖厝」,面臨建商土地重劃威脅,開始奔走爭取祖厝劃為歷史建築,近日終於露出曙光,縣府文化處答應南下勘查,以一人之力撼動官方的努力,讓久居當地的張氏耆老們都相當佩服。
位在恆春北門周邊的張家祖厝,130多年的歷史與恆春古城相近,當年在恆春半島各地發展的張氏家族,第6代子孫張文珍在北門外東門溪畔蓋一間房子管理農田,雖然經過清朝、日治及光復後擴、整建,「一條龍」的基本格局仍保留完整。
30歲的張洧齊,是張家第11代子孫,除了年節返鄉探親外,長大成人的過程,都不曾在恆春地區度過,10年前祖父過世,親手把未完成的祖譜交到他手上,當時只覺得是項遺物,3年前無意間翻閱,內心突然一股悸動驅使著,他毅然辭掉穩定工作,帶著新婚妻子返回「一個親戚都不認識」的恆春半島。
「一開始敲門探訪,還被當詐騙集團。」張洧齊笑說,因為不認識半個人,只能一戶一戶敲門問「請問你姓張嗎?」幾度被當詐騙推銷拒於門外,所幸後來在當時張氏宗親會幹部張榮標,及現任理事長張榮志協助下,慢慢完成大部分族譜編撰,卻也從中得知祖厝恐將因為土地重劃被拆除。
張洧齊指出,北門張家祖厝取材滿州欖仁溪楓港石,混以石灰紅土,使用包心砌法打造閩南一條龍5間式建築,外牆為厚重扎實的斗子牆,外圍種以數層刺竹作為竹塹,能完整展現恆春建城時期的庶民住家,早在1904年古地圖就看得到,如能爭取成為歷史建築,族親們也簽字願意捐做公益使用,搭配恆春北門城串起歷史參訪景點。
身兼恆春張氏宗親會理事長的屏東縣議員張榮志表示,已經與縣府文化處及文資所聯繫,近期將確認張氏祖厝的珍貴性,也對返鄉年輕人全力保留家鄉資產的精神感動,張氏耆老們將鼎力協助這樁美事。
古厝「一條龍」的基本格局仍保留完整。(記者蔡宗憲攝)
30歲的張洧齊,是張家第11代子孫。(記者蔡宗憲攝)
1904年古地圖就有古厝。(記者蔡宗憲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