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餓鬼附身?少婦吃不飽瘦如紙片人

典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與胃交接處會呈現如鳥嘴狀的狹窄。(記者湯世名攝)

典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與胃交接處會呈現如鳥嘴狀的狹窄。(記者湯世名攝)

2015/06/04 12:40

〔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餓鬼附身?26歲越南新娘丁氏碧泉10年來因吞嚥困難,每回吃飯都要花費1小時以上,卻怎麼樣也吃不飽,導致體重下降10公斤,其丈夫甚至以為她是「被餓鬼附身」,經醫師以內視鏡確診為罹患罕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採「食道括約肌切開」手術後,終於可以暢快吃東西,體重也逐漸上升。

丁氏碧泉從16歲開始,就已發覺吃東西吞嚥時會稍微不舒服,但都沒有去理會,嫁來台灣後,原本體重還有50公斤,但近10年來吞嚥愈來愈困難,吃不好、睡不好,怎麼吃都吃不飽,甚至體重直線下降到40公斤以下,其丈夫與婆婆一度以為她是「被地獄來的餓鬼附身」,嚇得要請法師來家裡作法驅鬼。

丁氏碧泉向雲林基督教醫院求救,醫師以內視鏡初步診斷,確診為罹患罕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將她轉診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安排「經口內視鏡食道括約肌切開術」治療,住院不到一星期,體表無傷口,1個月後,她已無吞嚥困難症狀,可以像正常人一般吃食物、喝水。

彰基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楊佳偉表示,「食道弛緩不能症」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當中有1至2人罹患,好發年齡為25至60歲,主因為食道的神經元因不明病因發炎致反應減少,讓食道蠕動減緩,而下食道括約肌無法鬆弛,造成吞嚥困難;一般正常人吞嚥食物時,食道括約肌可打開約2公分寬度,但患者只有0.6公分,導致吞嚥困難。

楊佳偉說,其治療方式有兩種,其一為保守性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及食道氣球擴張術,其二為根治性,即由外科手術或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體表沒有傷、復原快速、禁食時間短,效果如同外科手術般持久。

丁氏碧泉今天由丈夫陪同現身說法,她說,起初以為是胃食道逆流,自行吃藥,但症狀未見改善,覺得自己好像餓鬼一般,肚子餓卻又吞不下去,怎麼都吃不飽,體重直線下降,就醫治療時看到片子讓她嚇了一大跳,因為食道下端異常擴大,食道跟胃之間只剩下很細的通道,這才知道原來是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在手術治療後,如今她吃食物、喝水都不會感覺不舒服,最近體重也上升了3公斤。

典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與胃交接處會呈現如鳥嘴狀的狹窄。(記者湯世名攝)

典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與胃交接處會呈現如鳥嘴狀的狹窄。(記者湯世名攝)

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的越南新娘丁氏碧泉,由醫師楊佳偉以「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來根治病症,讓她可以開懷大吃。(記者湯世名攝)

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的越南新娘丁氏碧泉,由醫師楊佳偉以「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來根治病症,讓她可以開懷大吃。(記者湯世名攝)

醫師楊佳偉以「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來治療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的越南新娘丁氏碧泉。(記者湯世名攝)

醫師楊佳偉以「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來治療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的越南新娘丁氏碧泉。(記者湯世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