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 盼台灣學子莫懶散

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見圖)因物理領域的極高成就,19日獲台灣大學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並在會中以「美與物理學」為題發表演說。(記者廖振輝攝)

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見圖)因物理領域的極高成就,19日獲台灣大學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並在會中以「美與物理學」為題發表演說。(記者廖振輝攝)

2015/03/19 21:0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士楊振寧今天獲頒台灣大學名譽博士,更與台灣學子大談物理之美,並聊到中國與台灣大學生的差異,認為貧困環境會讓年輕人上進,點出台灣學生還要再多加努力。

長年旅居中國、高齡93歲的楊振寧,與小54歲的愛妻翁帆連袂來到台灣大學,由台大校長楊泮池代表,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並以硬朗、清晰語調,演講「美與物理學」,時間長達40分鐘,更留下來與台下近百名學子問答。

楊振寧認為,物理學雖有其結構,但每個人感受不同,也會發展獨特的研究方向,就像音樂家與畫家風格,回顧過往閱讀物理大師如狄拉克(Dirac)、海森伯(Heisenberg)著作,挖掘其獨特紋理、深入大師思考脈絡,也解釋物理研究有不同層次,舉例虹、霓現象闡述其實驗、理論等各層美感,最後將物理昇華,像是建築哥德式教堂的建築師,歌頌崇高、靈魂、宗教及最終極之美。

而在問答時,媒體談及兩岸大學生的差異,楊振寧認為,中國至今仍有數億農民,而窮鄉下的小孩考上大學,全村都會慶祝,就像台灣早期,若問大學教授皆認同鄉下孩子更努力,認為經濟背景影響了大學生的氣質,而台灣學生環境改善、接觸較多新的事物,有創新力,但比較起來平均沒有中國學生努力,懶惰恐是其中一個因素。

另外,還有學生問到當初得諾貝爾獎的靈感,楊振寧回憶,當時順著全世界學術普遍認知的道理,拚命研究、實驗,卻苦無突破,有一天決定反其道而行,幾個禮拜就創造新的理論;還有人問天分是否為物理研究的必要,楊振寧逗趣回應:「不是必要的,可是非常有用處」讓全場哄堂一笑。

楊振寧是中國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留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首次提出「宇稱不守恒」原理,是粒子物理的重大突破,震驚全球學術界,並讓兩人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至於楊振寧與翁帆這對受世人矚目的老少配愛情,楊振寧接受媒體訪問時不掩愛意,摟著仍像初戀少女的愛妻合影,並回首10年婚姻,自認已通過觀測,證實結婚是正確的,「我會說我們的婚姻是非常成功的羅曼史」,但仍隱隱憂心自己離開後,愛妻將來的感情及生活寄託。

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右)因物理領域的極高成就,19日獲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左)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記者廖振輝攝)

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右)因物理領域的極高成就,19日獲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左)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記者廖振輝攝)

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左)因物理領域的極高成就,19日獲台灣大學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他的妻子翁帆(右)出席典禮分享殊榮。(記者廖振輝攝)

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左)因物理領域的極高成就,19日獲台灣大學頒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他的妻子翁帆(右)出席典禮分享殊榮。(記者廖振輝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