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造假風氣盛 教改論壇要求重懲
教改論壇今開記者會,對「高教哀風」提出抨擊,並對「如何善了」提出建議,強力要求政府重懲高教造假風氣。(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假造論文弊案已成國際醜聞,教改論壇今天召開記者會,抨擊高教造假風氣盛,要求加速推動高教評鑑的改革,朝多元化方式改變,並要求受到政府補助的研究成果,必須向社會公開交代,且重懲高教造假事件。
台大教授黃光國表示,有些學者作研究竟心存詐欺,但造成如此扭曲的高教現象,最大問題是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政策,鼓勵學者只要寫論文就可以拿獎金,根本不管論文的品質,也在鼓勵學者作假、膨風、灌水,扭曲的高教政策造成學者用數字、用指標來賺獎金,聯手詐欺國家公帑。
黃光國表示,教育部及科技部聘請的學者專家多是和拿獎金補助的學者們「同一夥」,解決之道是所有受補助的研究成果必須要對社會公開交代,且研究成果必須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
政大教授周祝瑛表示,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的論文偽造弊案已成國際醜聞,也引發高教過於重視量化的爭議,因此教育部在十月間發文給各大學,要求大學針對過於重視量化指標進行檢討,例如頂尖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等進行多元評鑑,教改論壇支持並要求落實多元評鑑,回歸高教的多元本質。
雖然高教已遭受少子化威脅,教育部長吳思華已發出警語指,台灣大學數目過多,將因少子化致60間大學倒閉,但台大名譽教授劉廣定呼籲加強公校的「重質不重量」,他建議明年開始減少公立校院大學部學生與研究生新生總人數,每年減少一成,並提高公校學生的淘汰率,且降低生師比,提高公校的高教品質,也可舒緩優良私校辦學的困境。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則表示,高教品質控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教育部應該要建立多元、區分、合理的學術衡鑑標準,對不同類型、不同學門應有不同的指標,不只看形式,更應看研究的實質影響及貢獻,對造假一事,政府務必重懲、嚴懲,才能永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