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夏季養生以「清熱」、「祛濕」為主 有解暑功效

2021/06/27 18:58

中醫師提醒,夏季到來一定要記得多「補水」、適時「補氣」;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常見失眠、口乾舌燥、火氣大等上火症狀,甚至熱到氣虛無力,或出現水腫、疲倦四肢無力、皮膚癢濕疹症狀加重。中醫師表示,夏季養生以「清熱」、「祛濕」為主,需注意「安心神」、「顧脾胃」,記得多「補水」、適時「補氣」,夏季飲食保健食材適當吃就好、不宜過度服用。

幸福翰醫堂中醫師蔡承玲在臉書粉絲專頁「蔡承玲 中醫師」發文指出,在中醫的觀點,夏季常見的外邪是熱邪及濕邪,熱邪容易上擾心神,傷津耗氣,如果因為天氣太熱過度服用寒涼之冰品或冷飲,加上濕邪入侵,容易損傷脾胃功能。此外,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順應時節的保健養生方法,她並分享夏季養生的一些小撇步:

●清「環境外在」熱:

1、家裡可開窗通風、電風扇對牆壁吹、冷氣開一小時降溫,記得避免電風扇或冷氣正對吹頭或肚子。

2、白天在外做好防曬工作,盡量避免正中午最熱時在外走動。

3、在不缺水的情況下)戶外可灑水降溫、室內可拖地降溫,水氣蒸發時會將熱帶走。

●清「身體內在」熱:

1、心靜自然涼:夏季對應到中醫臟腑的心,天氣炎熱,如果又心情煩躁,會導致火上加油,故夏天情志養生以「清心安神」為主,「心靜自然涼」,是指防止心火上擾而導致精神疾病。

2、適當的流汗:汗液的排出和蒸發可以幫助體表帶走大量的熱,因此能達到散熱的目的。需注意進出冷氣房要將汗擦乾,以免著涼了。

3、大便與小便順暢:在中醫的治療中,二便(大小便)通十分重要,除了能將身體的代謝廢物排掉,也能將身體內的實火一併排出。

夏季飲食保健 可益腎健脾養心、解暑

●吃瓜類可以清熱解暑,如冬瓜、小黃瓜、苦瓜、西瓜,但瓜類較生冷,腸胃虛弱、易腹瀉的人不宜多吃。

●養心袪火可吃蓮子銀耳:蓮子性味甘澀平,歸入脾腎心三經,其功效有益腎、補脾、養心,可治療腹瀉、帶下多、失眠、心火旺等症狀。

●養陰補水需多喝水,酸味飲品可生津開胃:夏天一定要多喝水,或是可以喝帶點酸味的烏梅汁養陰生津。

●人參、生脈飲可益氣生津:但需適量且經由中醫師辨證開方為佳。

●解暑氣又利濕可以來一碗綠豆薏仁湯:綠豆性味甘寒,歸心、胃經,可清熱消暑利尿,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可健脾、清熱利濕。

●四神湯健脾利濕:四神湯由「山藥、茯苓、芡實、蓮子」,四種藥材組成,每種藥材溫和,除了皆有平補脾胃的功能,還能益腎健脾養心,適合脾胃虛弱、易腹瀉,有水腫(濕氣重)、濕疹夏天會症狀加重的人。

蔡承玲提醒,有任何中藥材服用的疑問,需要尋找專業中醫師診療,才能真的針對自己的體質症狀下藥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