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病人看診要講明白 助正確診斷

2020/04/07 12:35

丹妮爾.歐芙莉的《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表示病人看診時敘說病情是否清楚將影響醫師診療判斷。(天下文化提供)

文/丹妮爾.歐芙莉(Danielle Ofri) 翻譯/李穎琦

儘管現代醫學有各式精密的診斷工具,醫師與病人間的對話仍是主要的診斷工具。就連皮膚科這類以視覺診斷為基礎的科別、外科這類以醫療處置為主的科別,病人描述病情,並由醫師詢問,仍是正確診斷的關鍵。

現今科技如此先進,從某些方面而言,病醫之間的一問一答,似乎不合時宜。科幻電影預言,透過手持式機器檢查病人身體,就能得出診斷;確實許多診斷是仰賴磁振造影、正子斷層造影、或是高階的電腦斷層等技術,不過,病人與醫師之間簡單的交談,仍貴為醫療診斷的基石。病人告訴醫師的事情構成了第一手資料,主導了診斷、臨床決策與治療計畫。

然而,病人說的與醫師聽見的,往往成了兩回事。情緒、失落、盤算、絕望,太多層次交相疊映,所以我們幾可說是處在天差地遠的對話段子裡。

病人很常抱怨這點,覺得醫師沒真的聆聽,沒聽見他們想表達的事情。許多病人離開診間,帶著灰心落寞而去。不過,有些病人只是單純不滿意,許多病人卻遭到誤診,或受到不當處置。

要將病人的話一片片拼湊起來,醫師同樣也傷腦筋,尤其面對複雜費解的症狀,常感到挫折沮喪。醫學日益複雜,疾病愈趨繁複,病人說的與醫師聽的,兩者差距益發明顯,而醫師說的與病人聽的,差距亦愈大。

醫師與病人明顯不在同一個起跑點:病人是那個發燒的人,是呼吸急促的人,是害怕頸部腫塊是癌症的人,起跑點在更易受打擊的位置。而且,病人承受的風險也高很多,如果出錯,會失去更多。所以,醫師得承擔更多責任,確保故事受到正確理解,這點可說是無可厚非。不過,醫療仍是兩個人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偏見、經歷、強項與責任。

醫療照護不可或缺的是,共同付出與雙向溝通。

我在本書中追溯幾位病人與醫師的步伐,分析一個故事如何從一個人過渡至另一個人身上,探索各式各樣的挑戰、陷阱、合作模式與成功案例,期望能彰顯這項最有利且療效最強大的醫療診斷工具。醫學在科技方面愈進步,我們就愈須時時謹記說故事的重要,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不僅止於表面上以禮相待,事實上是醫療照護最關鍵的元素——有時候,代表的是「非生即死」。(作者為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博士,本文摘錄自《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天下文化出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