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戲碼 馬王各有盤算
2013/10/11 06:00
記者施曉光/特稿
全民昨都睜大眼睛,看馬英九與王金平共演一齣「大和解」戲碼,馬、王關係從零互動到微笑融冰,甚至兩手緊握,其實雙方都有不得不為的政治現實考量。
就王金平而言,雖然他確保黨籍的假處分保住立法院長職務,確認黨籍訴訟又曠日廢時,做完任期絕非難事;但只要馬一日不鬆手,院長頭銜就會被冠上具有特殊意涵的引號,相當尷尬。
畢竟黨權穩穩握在馬手中,立法院長職務的來源基礎就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王自知沒有與馬決裂的現實基礎,須放低姿態尊馬,「退後一步原來是向前」。
馬放出「鍘王」這把火後,引發連串政局動盪,終究「引火上身」,從最初與檢察總長黃世銘共譜「大是大非」的高調,如今被迫改彈「和解調」,表面上似對王釋出善意,背後實質卻是「求和」。
自從九一一押著國民黨考紀會「鍘王」後,法院兩回合的假處分攻防戰都慘敗,黨內大老紛紛質疑,藍營重量級百里侯公開勸和,連最初扮演「啦啦隊」,應聲附和的中常會,也開始轉變風向,加上陷入濫權監聽及洩密風暴,統治正當性搖搖欲墜,馬一路走來可以用灰頭土臉、兵敗如山倒形容,放棄抗告自然是司法與政治客觀形勢之下,不得不低頭的決定。
藍營內部早就有人喊出馬不適任黨主席的聲音,黨內各方矛頭明顯轉向馬,要是再不止戰,最後恐難全身而退。
王金平雖然傷痕累累,馬也已遍體鱗傷,馬雖仍嘴硬「訴訟照打、政務照推」,在實質政治意義上,卻已接受「擱置爭議,回到現實」。
但馬發動的政爭,傷害國家和全體國人的利益,全民難道都成了看戲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