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苯若卡因藥品 2歲以下嬰幼兒禁用

苯若卡因成分藥品應用廣泛;圖為示意圖,相關藥品外盒。(取自食藥署網站)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家長注意!衛福部食藥署昨發布警訊,坊間常見含有「苯若卡因」(benzocaine)的鎮靜止痛藥品,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變性血紅素血症,用於兒童風險更高,因此自即日起禁止用於兩歲以下嬰幼兒,並要求廠商標註於藥品禁忌上。
屬局部麻醉劑 常用於鎮靜止痛藥品
食藥署簡任技正黃琴喨表示,苯若卡因是局部麻醉劑,常用於鎮靜止痛藥品,一九七一年就核准用於胃藥、胃潰瘍、腸胃炎、內外痔、成人用口內膏等多種藥品,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但美國等地已發布相關成分藥品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變性血紅素血症,使身體缺氧而產生危害,因此儘管國內從未接獲類似通報,仍決議加強管制。
恐引發變性血紅素血症 使身體缺氧
黃琴喨指出,二○一二年九月食藥署已要求苯若卡因成分藥品應於「注意事項」加註「除非在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及監督下,該類藥品勿使用於兩歲以下之嬰幼兒」,近期進一步評估後,決議修訂成禁止用於兩歲以下嬰幼兒,並要求廠商標註於藥品禁忌上,管制強度更高。
黃琴喨說明,目前國內核准苯若卡因成分藥品許可證共有六十二張,包含處方藥與非處方藥,適用的對象僅為成人,並未核准用於兒童,但由於擔心一些家長可能在孩子生病哭鬧等情況下,會將自己的用藥給小朋友使用,因此,有必要加註在藥品禁忌上,強化揭露資訊,以降低誤用風險。
食藥署要求廠商標註於藥品禁忌上
食藥署提醒,即日起,苯若卡因成分藥品禁止使用於兩歲以下嬰幼兒,建議貯放此類藥品時,應放置於兒童無法觸及處,另若病人用藥期間出現皮膚、嘴唇及甲床顏色呈現蒼白、灰色或藍色、呼吸急促、虛弱、意識混亂、頭痛、頭暈、心跳加速等徵兆及症狀,應立即就醫。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棟源表示,苯若卡因成分藥品可能多見用作口內膏,因為是局部麻醉劑,可緩解小朋友長牙時的疼痛,但國外已證實用於嬰幼兒恐引發不良反應,自公布後臨床就不會用,目前也有其他替代藥物,家長不必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