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成了加州旅館?
台大上週六的校務會議,完全沒有實質討論校長當選人管中閔的爭議及校長遴選的瑕疵。(本報資料照)
記者鄒景雯/特稿
台大上週六的校務會議,代理校長採取強勢手段,將五個與管中閔有關的提案全數「擱置」,並且不准任一提案人說明提案內容。讓人領教到不讓校務會議代表看事證、究真相,就是這個最高學府的「自治」邏輯。
然而,擱置案件並無法解決問題,台大校務會議埋首沙丘,就像葛萊美獎「加州旅館」的歌詞:他們只是暫時退房(check out),管中閔頭頂的烏雲卻始終沒有離開(never leave)台大。
管中閔事件發展到今天,涉及的爭議,已經族繁不及備載。教育部做為適法監督機關,可以不必照單全收,但是迴避不了,必須正面處理兩個要害:一,管中閔與蔡明興彼此不揭露其利益關係,使得「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六條二項無從執行,這是重大的程序瑕疵,嚴重影響選舉公平。
二,管中閔個人資料隱匿其多項兼職,使得校務會議與遴選委員會取得資料不確實,也形成另一種程序瑕疵。這類程序瑕疵重則使選舉無效,輕則需要補正,教育部都不能視而不見。
有人說,教育部沒有權力不核聘大學遴選委員會提報的人選,這是刻意扭曲行政程序法的誤導。試想:如果某校遴選委員會傳出委員遭暴力脅迫投票,或是某財團以「每票一億」賄選遴選委員,面對這樣的程序瑕疵,教育部能夠不管嗎?大學能夠說教育部必須尊重並接受「受到扭曲的遴選結果」嗎?國立大學遴選校長既然是公權力授予,主管機關就必須要依行政程序法適法監督。即使大學自己要佯裝鴕鳥,教育部也不能放任台大被一小撮人扭曲成「加州旅館」。
何況,教育部如果輕率核定,涉嫌違法,勢必會引發行政訴願訴訟,監察院調查糾彈,以及教育部公然放縱未報備兼職、未盡適法監督之責,這些都是沒完沒了的高度風險與政治風暴。而那些管中閔的「附隨媒體」與「附隨政客」,也必定會得了便宜續賣乖,藉此揶揄嘲諷、落井下石,一路打到年底選舉。
更不堪的是,而今而後,教育部為了閃躲「卡管」之譏,恐怕就必須對管爺與逸仙學會掌控的台大隱忍吞聲,形同淪為台大的「附隨組織」。對於教育部來說,同樣是看似check out,但是後面的風暴肯定瞬間即至。They can never leave !
無程序正義,即無實質正義,台大校長應該重新遴選,事態至明,沒什麼好延而不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