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讓死者「不見天日」洩恨

表格

表格

2018/03/18 06:00

〔記者劉慶侯、陳薏云/台北報導〕犯罪預防學者和警方認為,積怨、憤恨、爆發性爭吵,是水泥封屍案發生的主因;至於張婦將葉姓小姑以水泥封存,只是暫時性作為,先將臭味跟屍水鎖住,「想等到有對策,再將屍體搬運或滅跡。」

中正大學犯防系教授鄭瑞隆指出,張婦是標準的衝動型犯案者類型;也因思慮不周詳,所以走一步算一步,才會以水泥封屍。鄭瑞隆分析,張婦犯案動機是被觸發的,應是長期的憤怨積累,才會瞬間情緒爆發,痛下殺手。

他表示,心理層面解析張婦水泥封屍作為,主因當然是想「毀屍滅跡」,她在無法解決屍體被家人發現曝光、發出惡臭等問題,或不敢下手將屍體分解、化整為零外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現場處理;其次,將小姑屍體逕自以水泥封存,等同讓對方此後「不見天日」,這也是一種憤恨的心理表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