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大到不能倒銀行 15年後危機重來

2024/01/23 07:22

花旗被認為是重要到「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之一。(路透)

花旗單季業績 創2009年底以來最糟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花旗集團(Citigroup),被認為是重要到「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之一,但相比其他競爭對手,花旗近幾年的營運出現走下坡態勢,在風險管理上被監管機構質疑做得不夠好,股價同時不見起色,現任執行長范潔恩(Jane Fraser)2021年2月上台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但花旗2023年Q4嚴重虧損18億美元(約573.48億台幣),出現15年來最糟糕的季度財報,還將大幅裁員2萬人,讓人不免好奇,花旗到底面臨什麼問題?

花旗1月12日公布2023年Q4財報,顯示虧損18億美元,每股虧損1.16美元,主要是受到高達40億美元(約1274.4億台幣)費用和支出拖累,這包括涉及組織重組的8億美元(約254.8億台幣),以及阿根廷披索貶值和逐漸退出俄羅斯業務的支出等。花旗的單季業績創2009年底以來最糟,當時該公司仍未擺脫金融風暴的影響。

花旗同時宣布,將裁員2萬人,這相當於員工總數的10%。儘管裁員將造成高達18億美元的成本,但花旗強調,在2026年完成後,有望每年節省25億美元(約796.5億台幣)。

雖然花旗曾表示將於2024年3月完成重組,但裁員不會在3月完成,而是會持續地進行,預計總員工將從2023年初的24萬人,減少到2025或2026年的18萬人。截至2023年12月底,花旗僅裁掉了1000個職位。

花旗的投報率一直落後競爭對手,花旗2023年全年淨利潤下降至92億美元(約2931.12億台幣),或每股收益4.04美元,遠不如2022年的148億美元(約4715.28億台幣)、每股7美元,年減幅高達38%。

花旗現任執行長范潔恩(Jane Fraser)2021年2月上台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美聯社)

花旗在企金及消金 都遜於對手

根據FactSet的數據,自2020年2月以來,花旗是美國6大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和高盛)中,唯一一家出現負回報的銀行。在2023年,花旗有時候還會出現收盤股價不到其有形帳面價值50%的狀況。

花旗的問題出在哪裡?《華爾街日報》在2021年9月的報導指出,花旗在消費金融及企業金融業務上的利潤,都比不過競爭對手,消費金融部份,其對手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在全美設立了數千個據點,然後收取高額的服務費。但花旗只有不到700個據點;企業金融部份,花旗業務遍佈全球96個國家,幫各國政府及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轉移資金,並且也是企業融資和在華爾街交易的領導者。但金融風暴後的法規及監管越來越嚴格,使這些業務獲利不像以前這麼高。

分析師及投資人呼籲花旗需要重新改造,提出了裁撤全球消費金融業務,併購美國國內銀行等建議,激進投資人更提出了花旗要把重心放在更大型的機構法人上面的想法。

花旗在消費金融及企業金融業務上的利潤,都比不過競爭對手。(彭博)

花旗風控有缺陷 莫名替露華濃償債9億美元

現在的花旗集團成型於1998年,是由消費金融為主的花旗公司(Citicorp),和投資銀行、商業信貸融資為主的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Group)合併而成,但合併之後好處並未浮現,花旗的部門各自為政,還多次與監管機構發生衝突。

花旗內部長年存在風險管理問題,早已是美國監管機構眼中的「壞學生」,如美國知名化妝品牌「露華濃」(REVLON)負債累累,花旗代理著露華濃的貸款業務,但在2020年,花旗卻因為轉帳錯誤,向露華濃的債主匯款近9億美元(約286.74億台幣),這相當於露華濃全部的債務加利息,等於花旗莫名地幫露華濃還債。

《彭博》當時報導指出,對於花旗如此大型銀行來講,9億美元也是很大的一筆錢,而如此大額的款項轉移錯誤,在華爾街更是數年難得一見,1名金融家就形容,這種事情就如同在人行道上撿到一筆鉅款。

花旗後來坦承錯誤,一些債主也把款項還給了花旗,但也有一部分的債主拒絕還錢,雙方鬧上法院,法院一度裁定其中約5億美元(約159.3億台幣)的款項花旗無法收回,不過在上訴後花旗勝訴,法院最終認為花旗有權收回這筆錢,最終花旗與剩下的債主在2022年12月達成協議,結束了2年多的訴訟。

美國聯準會(Fed)2020年下令,要求花旗糾正內控中數個「長期存在的缺陷」,美國貨幣監理署 (OCC) 也提出了類似看法,以風險管理和內控方面的缺陷為由,對花旗開罰4億美元。而《路透》在2022年的報導中披露,花旗已提交了數年的計畫,希望藉此消弭Fed和OCC的擔憂。

花旗內部長年存在風險管理問題,美國貨幣監理署(OCC)2020年就曾對花旗開罰4億美元
。(彭博)

重組計畫 退出台灣等13國消金市場

范潔恩上台後,確實積極地進行「組織瘦身」,儘管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她的重組計劃下,花旗裁撤了2個核心營運部門,轉而聚焦交易、銀行、服務、財富管理與美國消費者等5大關鍵業務。而花旗的管理層級會從13層減至8層,范潔恩強調這將消除花旗集團內的官僚作風。

另外,花旗在2021年4月宣布退出13個國家的消費金融市場,包括台灣、澳洲、巴林、中國、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俄羅斯、泰國和越南,其中10國位於亞洲。《華爾街日報》當時指出,相較於機構客戶,亞洲消費者金融業務帶來的獲利較低,也占花旗整體獲利很小一部分。即將退出的13個消金市場,2020年為花旗帶來的淨利潤為零。

范潔恩近來更是動作頻頻,知情人士透露,她18日和多位董事總經理召開電話會議,討論該行全面改革計劃,將裁掉更多管理層職位。在另外單獨的談話中,花旗股市、風險及投資銀行部門的管理層被告知,作為重組的一部分,他們將被解僱,還有一些管理層被通知,自2月1日起,他們的職位將不再存在,而有關裁員和遣散費的更多細節即將公佈。

不過《華爾街日報》今年1月的報導認為,要重組一家處於動盪的跨國銀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點出花旗接下來的幾份季度財報可能相當重要,將有助於投資人了解該公司支出和資本需求的最新情形,像是為企業和機構提供支付和託管等服務的服務業務收入,能否持續增長?而財富管理部門是否有收入增長跡象,這是花旗的戰略重點,但迄今尚未達到管理層的目標。

花旗已退出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路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