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紅海危機擾亂供應鏈 中國出口商壓力爆表

2024/01/19 11:32

紅海危機持續延燒,使中國出口商的壓力越來越大。(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紅海危機持續延燒,已經有企業為了降低風險,更加依賴土耳其、越南等地的工廠,藉此來減輕供應中斷的影響,若越來越多公司效仿並重新評估其去風險策略,可能選擇將生產轉移到離本土更近的地方,也就是近岸外包(near-shoring),因此對於中國出口商來講,他們的壓力可說是越來越大。

《路透》報導,中國商人Han Changming在福州經營汽車業務,他出口中國製造的汽車到非洲,並從歐洲進口越野車到中國,他表示,去年12月發生的紅海危機提高了航運成本,把1個貨櫃運到歐洲的成本,已經從3000美元上漲到約7000美元。他無奈地說,這些航運中斷,把本來就微薄的利潤給侵蝕殆盡。

包含總部位於美國的家具公司BDI Furniture等一些企業,開始把生產轉移到越南、土耳其等地,來降低供應鏈中斷的影響,這種把生產轉移到離本土更近的地方被稱作「近岸外包」。向歐洲出口中國製造機械零件的企業IC Trade,其創始人卡斯泰利 (Marco Castelli)警示,若這狀況是永久性的話,那麼整個機制將會重新調整。他表示,一些企業可能還會把更多生產轉移到印度,因為那裡距離歐洲更近,可縮短1週的航程,企業需要評估這一切。

中國商人Yang Bingben在溫州生產工業用閥門,他稱,由於運費飆升,上海的1家客戶本週把原本的75個閥門訂單,減少到15個,原本客戶是要把閥門組裝成大型機械再運往海外。Yang Bingben形容這影響十分巨大,因為一些原物料他已經加工也不能退貨,透露正考慮今年公司的人力需求配置,也無法保證工人薪水,因為這是以單量來決定的。

隨著貿易條件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對於依賴準時交貨或需要定期更換庫存的公司來說,影響特別嚴重。卡斯泰利表示,另1個問題在於,在貨物抵達目的地之前,工廠不會收到款項,這樣工廠就無法向供應商和工人付款,「當資金停止流入時,你就會遇到大問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