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0月CPI年增2.58% 學者:中國限電恐讓物價雪上加霜!

2021/11/05 18:03

主計總處公布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8%。(資料照)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主計總處公布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8%,為近104個月來次高,市場憂心通膨壓力。學者認為,以年增率來看應可控,但就怕民眾預期心理形成,要戒慎恐懼;另有學者指出,除缺櫃、塞港問題,中國能耗雙控及煤價飆漲帶來的衝擊,恐讓物價上漲雪上加霜。

台灣10月CPI年增率2.58%,已連3月在2%通膨警戒線之上。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這次通膨屬於輸入性通膨,主要是油價、原物料價格上漲,帶動物價飆漲,但其實2%多還在可控範圍,就怕業者趁機漲價,導致民眾對通膨預期心理形成。

他表示,政府多次宣示通膨不嚴重、查緝物價,以及針對公共事業費率的穩定機制,目的都是要消除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防止通膨自我實現。但他提醒,需求面通膨通常會維持較久,此次是供給面通膨,主要是原物料、斷鏈造成,但若時間拉長,就怕供給面又影響到需求面,造成「螺旋式上漲」,現在就看明年油價、原物料價格是否會下降。

他也強調,今年全球冬天恐是寒冬,油價、原物料價格降不下來,我國政府雖有管控機制,但若國外狀況失控,國內也無可避免,政府要繼續密切觀察。此外,美國聯準會已說通膨恐持續至明年中,若歐美通膨失控,聯準會可能加速升息,會影響股匯市變化,各種因素環環相扣、變數不少,大家要戒慎恐懼。

央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則提醒,「我覺得中國能耗雙控、煤價飆漲更要注意」,中國9月底推出能耗雙控,很多工廠停工,這部分會影響全球供應鏈,供給下降、需求不變,價格就會上來,加上十一長假使生產停頓,整體影響恐在10月中以後才會慢慢發酵,預估下月將反映在國內11月CPI數據上。

但他強調,中國限電很可能是長期問題,對台灣影響仍是「有正有負」,雖然部分零組件價格上揚甚至買不到,使生產受影響,但有部分產品會轉單到台灣,對於國內經濟成長有利有弊,最後效果如何待觀察。

他提到,台灣調高最低工資、公務員也有加薪,今年表現不錯的出口部門也可望加薪,明年薪資上長、工資增加,對物價也將有不利影響;且疫情趨緩下,內需逐漸復甦,廠商將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的狀況,應會在11月後慢慢增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