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企今年已違約百億美元 3大弱點正在浮現

2021/03/19 11:06

圖為中國河北一所煤炭發電廠。(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21年迄今,中國在岸、離岸信貸市場已有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844億元)的債券違約,是往年同期的最高記錄。中國當局正一邊允許陷入困境的公司違約,一邊努力避免壓力蔓延到廣泛信貸市場,然而隨著流動性撤回,違約情況可能在房地產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工具、能源生產商等最脆弱的產業更加明顯。

《彭博》報導,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官員們獲得解決債務問題的空間,因此將降低金融風險作為今年重點目標,目前為止似乎有所成效,雖然違約率上升,但市場上風險胃納的關鍵指標仍保持強勁。

然而品浩投資管理(亞洲)中國經濟學家Carol Liao表示,隨著中國的信貸政策正常化,企業將更難分期償還債務,預計未來幾季將出現更多違約,尤其是行業過熱、產能過剩、環境不友善的行業面臨最大風險,包括煤炭業、高槓桿率且集中在中國低端城市的小型開發商。

在今年約百億美元的違約中,房地產開發商就佔了5分之1。中國去年訂出「3條紅線」希望遏制膨脹的房地產行業,限制這些公司在信貸市場上籌集資金的能力。在華夏幸福、重慶協信遠創實業等公司紛紛違約後,房企的新債券銷售低迷:彭博數據指出,去年6月以來,上市房企每月售出的債券都更少,且總和小於即將到期的債券。

由地方政府支持的融資平台也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壓力跡象,雖然平台本身記錄至今還算是完美,但地方國有聯營的重慶能源投資集團卻未能償還9.15億元人民幣貸款(約新台幣39.95億元),其明年到期的美元債券因此下跌了一半以上。分析人士指出,湖南、雲南的融資平台信用風險正在上升,地方政府的信用差異將加劇,在本月的兩會上,地方隱性債務已被提升為「國安問題」。

煤炭公司則因為北京追求零碳淨排放的國家目標、整頓行業而面臨巨大挑戰,去年11月永城煤電違約更重挫資者信心。在山西、河北的主要產區,煤炭公司難以發債,如山西的企業只能籌到2月到期債務的25%,為近3年最低,12月時還有184%;河北企業只籌集到2月到期債務的18%,12月時有124%。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