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通學步道分階段改善 今年要完成12校
南興國小學校通學步道改善前後照片。(工務局提供)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國中、小校園周邊通學步道普遍淨寬不足,且缺乏對於學生通行保護能力,市府經調查檢討、重新檢視,將透過建立實體人行道等手段,提升校園周邊通學步道、通學巷道安全性,希望2、3年內編列足夠預算,完成50所學校通學步道改善,4月前完成大溪區南興國小、中壢區新街國小工程,年底前再完成10校改善,今年總計改善12校。
市長張善政今在市政會議聽取工務局長汪在宙簡報後表示,為建構以人為本的友善校園環境,市府推動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由工務局成立「專案會報」建立跨域合作機制,法務局也將檢視現有交通裁罰法規是否足以因應後續違規裁罰事宜;希望在2、3年內編列足夠預算,藉由跨局處通力合作機制,逐步改善學童通學環境。
汪在宙表示,改善通學步道六項手段分別為;1、建立實體人行道,區隔人流與車流動線,2、增設避車彎及家長接送專區等設置規劃;3、設置無障礙路緣斜坡道,導盲磚,創造行人無礙環境;4、移除影響通行障礙物,增加人行動線淨寬;5、擴大路口停等空間,搭配庇護島及路口島頭、行穿線退縮、檢討號誌時制等方式提升行人停等安全;6、針對周邊巷弄過窄學校,實施時段性禁止進入。
汪在宙表示,目前工務局已會勘25所學校,其中大溪南興國小已完工,中壢新街國小預計4月下旬完工;龜山楓樹國小、龜山國中旁(光峰非營利幼兒園)施工中;另包含桃園文昌國中等21所學校正規劃中;今年則是編列4千萬元,將完成12所學校改善。
至於中期目標為逐年編列預算,完成全市50所國中小通學步道改善計畫;長期目標為以學校為起點,將捷運站、車站或重要商圈納入整體人行路網規劃,持續提升通學廊道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