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米是人類對抗極端氣候永續食物 慈心基金會花東保種推廣

慈心基金會在台東美術館展示從花東部落蒐集的形形色色小米品種。(記者黃明堂攝)

慈心基金會在台東美術館展示從花東部落蒐集的形形色色小米品種。(記者黃明堂攝)

2024/06/20 08:50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小米具適應極端氣候的韌性,可為人類永續糧食,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展開種原復育行動,7年來走訪花東30個部落,蒐集及更新117個種原,健康種子還給部落種植,建立在地保種體系,再向學校推廣小米飲食。

慈心昨天在台東美術館展示了34位部落保種人的50種小米,形形色色,連原住看了都驚呼,原來小米有這種麼種!

慈心基金會指出,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先在距今約5千年時已馴化小米為主食,台灣小米在紀錄上曾高達200多種品系,1952年栽培面積曾高達6736公頃。時至今日,曾經的小米田盛況不再,2022統計只剩下91公頃。

慈心說,原住民族的祖先早就以小米作為主要作物及糧食,幾千年來更累積了豐厚的與小米有關之文化。小米因具備適應極端氣候的韌性特質,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被聯合國選擇成為永續食物安全的核心農作物。

為了復育小米,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7年來走訪了花東地區的30個部落,結合部落農民與產官學三方,盤點蒐集小米種原品系、陪伴農民解決小米病蟲害與防鳥問題、支持多樣小米品系栽種、舉辦小米保種交流會、與種苗改良繁殖場一起更新117個小米種原,並將健康種子返還農友栽種,以及建立當地的種子保存體系等。

近年,更在農糧署的支持下將小米保種提升為飲食行動,與34位部落保種農民合作保存在地小米品系、連結台東12所國中小幼兒學校支持小米飲食,邀請在地小米農民進校園擔任食農老師,讓小米文化扎根於孩童心中。另外,慈心也獲得了13間認同小米保種及文化傳承理念的企業贊助及6位綠色餐廳主廚協力參與保種計畫,向部落採購560公斤的小米,提供在地學生每週可以食用一次小米飯午餐,讓藏種於農理念真正落實在生活中,並以多元的方式朝著永續保種的目標邁進,希望對人類糧食安全有所貢獻。

小米是人類對抗極端氣候的永續食物。(記者黃明堂攝)

小米是人類對抗極端氣候的永續食物。(記者黃明堂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臺東縣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