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尾熊們的「私房菜園」 木柵動物園桉樹林規模再擴增

超過800種的桉樹中,無尾熊只採食大約50種嫩葉,通常會以生活區域容易取得的幾種為主食,是食性相當專一卻也富有變化的「老饕」。(圖由台北動物園提供)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裡有座無尾熊專屬的桉樹(尤加利樹)林,坐落於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和小貓熊活動場間,由許多不同種類桉樹組成,提供園內保育大使無尾熊們補充食材多樣性的食物來源。而今年的春天,園方再度育苗,預計培育赤桉、脂桉、玫瑰桉、斑桉等無尾熊經常食用的種類,未來將成長為無尾熊的「私房菜園」。
台北動物園表示,原產於澳洲的桉樹多為高大的直立喬木,生性強健可在貧瘠的土地生存,其嫩葉也是無尾熊的主食,不過在超過800種的桉樹中,無尾熊只採食大約50種,通常會以生活區域容易取得的幾種為主食,是食性相當專一卻也富有變化的「老饕」。
園方指出,動物園周圍環山保留野生動物賴以為生的淺山森林,在參觀步道上也種植許多提供遊客乘涼樹蔭及營造景觀的樹種,也作為野生動物穿越園區的綠色廊道;森林向來具備重要的「碳匯」功能,生長快速、樹體密度高的樹種就更具備優質的固碳能力。
而保育員每天都會費心為無尾熊準備充足、新鮮、多樣的桉樹枝葉來食用,目前提供共有約十幾種桉樹葉,包括輪替作為主餐的大葉桉、細葉桉、赤桉、脂桉;穿插作為副餐的小灰果桉、檸檬桉、玫瑰桉、廣葉桉、樹膠桉、山藍桉、白桉、斑桉;偶爾提供促進食慾的「隱藏版」小菜馬魯古桉、雪梨藍桉、彩虹桉、褐桉、喜桉。
為確保桉樹葉的來源,園方除了和農戶契作,也在園區多處種植約十種的桉樹,坐落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和小貓熊活動場間的桉樹林就是無尾熊的「私房菜園」,保育員每天都會到這摘採部分樹葉,補充無尾熊食材多樣性,這片桉樹林也作為緊急儲備糧食。
今年春天,動物園再次育苗,先播撒種子於穴植管內,提供適合的溫、濕度,等到發芽數個月後,樹苗成長到一定高度,才會將它們移植到預計補植的位置;接著需要數年照料,巡視桉樹生長、澆水、施肥、適當割草,還要防治愛吃桉樹葉的金花蟲等,民眾來到動物園,不妨留意在溫帶動物區遊客步道旁的這片桉樹林。
如果想更認識無尾熊的生態習性,可於每週三上午11點至11點25分在動物園的無尾熊館,參加無尾熊保母講古Keeper’s Talk。

台北市立動物園裡有座無尾熊專屬的桉樹(尤加利樹)林,坐落於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和小貓熊活動場間,由許多不同種類桉樹組成。(圖由台北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裡有座無尾熊專屬的桉樹(尤加利樹)林,坐落於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和小貓熊活動場間,由許多不同種類桉樹組成。(圖由台北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裡有座無尾熊專屬的桉樹(尤加利樹)林,坐落於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和小貓熊活動場間,由許多不同種類桉樹組成。(圖由台北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