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公布2035減碳目標 環團:52%才能達淨零
![製造部門占台灣整體碳排量過半,尤以石化、鋼鐵、電子產業排放量最高。圖為高雄的石化產業。(資料照) 製造部門占台灣整體碳排量過半,尤以石化、鋼鐵、電子產業排放量最高。圖為高雄的石化產業。(資料照)](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22/4931465_1_1.jpg)
製造部門占台灣整體碳排量過半,尤以石化、鋼鐵、電子產業排放量最高。圖為高雄的石化產業。(資料照)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明(23)天將公布我國2032年、2035年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環團指出,若要符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2032年應達成減量46%、2035年應達到減量52%;並盼政府建構以科學為基礎的減碳政策,及提出整合性的產業淨零轉型戰略,加速難減排的製造業去碳化。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表示,去年底公布新的2030年減碳目標,從原訂的24%加減1%提高至28%加減2%,肯定政府提高減碳目標,但根據他們所做的研究,若台灣要符合2050淨零排放的法定目標,台灣需於2030年達到減量40%才算足夠,2032年則應達成減量46%,2035年應達到減量52%。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表示,因應巴黎氣候協定,世界各國都將在今年提出預估可達成的2035年減碳目標,也就是國家自定貢獻(NDC3.0),盼政府與全球減碳同步,在今年11月的COP30前,提出台灣的NDC3.0目標。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提到,NDC3.0制定應符合4個重點,分別是建構以科學為基礎的減碳政策、打造以社會支持為本的再生能源發展模式、NDC3.0制定應確保資訊公開及保障公民參與,並針對碳排佔比過半的製造部門,提出一套整合性的產業淨零轉型戰略,促進公私部門的長期投資,加速難減排的製造業去碳化。他們也強調,具備科學證據和社會溝通的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才有可能獲得社會支持,並確實達成減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