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科大建築系畢展 為社子島和蘭嶼找解方

台科大學生李紫彤在畢展作品「蘭嶼開元港轉運站」中,運用巧思緩解外來文化湧入與蘭嶼達悟文化的衝突。(台科大提供)

台科大學生李紫彤在畢展作品「蘭嶼開元港轉運站」中,運用巧思緩解外來文化湧入與蘭嶼達悟文化的衝突。(台科大提供)

2024/06/08 13:38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展於松菸展出,共有56件作品以「包容性」為核心概念,展現多元融合和自由化設計場域,包括為社子島開發和蘭嶼面對外來文化之衝擊「找解方」,盼利用建築專業讓台灣能更好。

台科大學生黃厚澍的畢展作品「韌性社子島」,描繪社子島在非開發不可的前提下,如何透過建築與都市空間設計,解決社子島氣候變遷及開發議題的特殊困境。他表示,有別於現行堤防增高和全島填土,若找到能與水共存的活動,並在不同水位高度結合特殊空間屬性,降低對地表、地面下生態衝突的開發,尊重生態並回饋城市,就能延續社子島居民與水共生的水文化,他也希望未來能利用專業讓台灣變得更好。

李紫彤的畢業作品「蘭嶼開元港轉運站」,運用巧思緩解外來文化湧入與蘭嶼達悟文化的衝突,重新設計人車分離新動線,並轉譯達悟文化為建築語彙,例如坡道空間的雨遮結構是模仿「大船下水祭」的族人動作,而「廣場」也是設計重點,代表「戶外、自然、族人傳統」,建築物則相反地象徵「室內、人為、機能」,並運用「模糊邊界」手法,呈現達悟族人與自然之間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盼消弭外來文化與達悟文化間的差異衝擊。

來自宏都拉斯學生Myriam Montes作品為「Library as an Urban Living Room」,她將圖書館重新定義,轉變為可以閒逛、探索文化的社交中心,超越日常生活限制來交流互動,並使用VR技術瞭解其中比例尺寸與空間感,她表示,身為外籍學生的困難在於,需要深入瞭解自己設計所在該國的文化,並發掘自己在建築領域的設計能力,未來對世界產生影響。

畢業展總召廖廷翰表示,透過追尋靈感、打磨基礎知識及發揮創意,在四年學習中塑造自由、自主、自信的設計風格,也滋養創意實踐、流淌靈感,包容多元,繚繞個體之美,繪製多姿故事。

台科大學生黃厚澍的畢展作品「韌性社子島」,透過建築與都市空間設計,盼解決社子島氣候變遷及開發議題的特殊困境。(台科大提供)

台科大學生黃厚澍的畢展作品「韌性社子島」,透過建築與都市空間設計,盼解決社子島氣候變遷及開發議題的特殊困境。(台科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臺北市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