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臺北市 15-17 ℃

迎蛇年!八仙山百步蛇寶寶長大了 現身園區讓記錄人員好驚喜

八仙山百步蛇幼蛇體長從27.99公分增長為34.58公分,體重也從16.65公克增加至23.14公克。(林保署提供)

八仙山百步蛇幼蛇體長從27.99公分增長為34.58公分,體重也從16.65公克增加至23.14公克。(林保署提供)

2025/01/22 14:16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林保署台中分署去年6月發布「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影片,記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全球首筆野生百步蛇護卵、孵化及護幼過程,獲得廣大迴響。就在幼蛇孵化後1年,又於園區內發現百步蛇幼蛇身影,經比對確認是影片內記錄到母蛇所產下的幼蛇之一,趁著迎接蛇年到來時,今日公開寶貴資料與民眾一同分享。

林保署再次對幼蛇進行追蹤,並透過形質測量發現,幼蛇體長從27.99公分增長為34.58公分,體重也從16.65公克增加至23.14公克。國家森林解說志工陳科綬於八仙山進行鳥類調查期間發現一條百步蛇幼蛇,派員至現場巡視,發現幼蛇出沒位置僅距離母蛇護卵洞穴227公尺,透過蛇體花紋比對後,驚喜發現正是影片內記錄過追蹤時間長達38日的幼蛇,是當時孵化後追蹤時間最久的個體。在幼蛇孵化滿週年時,看到幼蛇在野外環境中健康成長,也讓參與百步蛇護卵、孵化及護幼記錄追蹤的工作人員為之振奮。

林保署指出,透過不影響幼蛇活動的諧波反射器進行追蹤,直到幼蛇完成蛻皮,並成功將黏附幼蛇體表的追蹤器取回,共累計17日的追蹤資料,結果發現幼蛇大多時間會停棲在岩縫地形內,也會透過周邊蕨類間隙環境進行溫度調節。另外,研究人員在追蹤的過程中,在附近也發現另外1條百步蛇幼蛇,經花紋比對確認為同一批孵化的幼蛇,顯示母蛇繁殖地點的選擇,除了考量護卵過程所需的環境以外,同時會選擇適合幼蛇離巢後利用的棲地環境,這些發現為野外百步蛇生態研究展開新的里程碑。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資源豐富且多元,是許多蛇類的棲地,提醒民眾山野活動時,避免雙腳肢體外露,或伸手進入看不見內部的枯木樹枝堆及石頭隙縫,台灣的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如遇到蛇不要試圖攻擊、捕捉,安靜離開或待蛇自行離開即可,一起與園區內的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目前推出「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特展持續進行中,讓民眾蛇年期間一同蒞臨觀賞,共享珍貴的百步蛇生殖生態紀錄。

八仙山百步蛇幼蛇體長從27.99公分增長為34.58公分,體重也從16.65公克增加至23.14公克。(林保署提供)

八仙山百步蛇幼蛇體長從27.99公分增長為34.58公分,體重也從16.65公克增加至23.14公克。(林保署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