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菜大豐收 白沙鄉30人公廟再現採集人潮
![澎湖三十人公廟,湧入大批蹓海菜民眾。(記者劉禹慶攝) 澎湖三十人公廟,湧入大批蹓海菜民眾。(記者劉禹慶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15/4923927_1_1.jpg)
澎湖三十人公廟,湧入大批蹓海菜民眾。(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名列澎湖「綠金」的海菜,在今年入冬後寒流一波波來襲,農曆年前就提早採收,比往年農曆年後至清明前較早,由於連日風浪將30人公廟海域污泥拍打上岸,造就適合海菜的生長環境提早採收,今(15日)湧入10餘名民眾,冒著強風巨浪前往撿拾,每台斤售價約120元比去年略便宜。
素有「綠金」之稱的海菜,與「白金」土魠、「黑金」紫菜,並稱澎湖3金,自農曆年前至清明節約3個月為盛產期,海岸線處處可見採收的婦女,增加副業收入。「蹓海菜」不需繁瑣工具,更不用功夫,許多澎湖人從小「蹓」到老,一只長尺棍在手,就能財富滾滾而來,但是在低溫海水中蹓海菜,不是輕鬆的差事,一般年輕人畏苦都不願下水。
由於海菜隨波逐流,海岸線處處可見綠色海菜環繞,海中石滬也被海菜包圍,遠看就像綠色海岸線。採收海菜時先使用網具逐一撈起,隨後再用特製鐵器以蹓的方式,將殘餘的海菜以手撿起。澎湖常見且知名的海藻,礁膜科的礁膜、俗稱「青海菜」,在漲潮的時候由逆水流的方向,只要單手稍微施力攪動一下,就可以採集到海菜,體驗撈海菜的趣味。
根據文獻記載,海菜為純天然、零污染、純綠的高纖食品,含有高葉綠素與胡蘿蔔素,不僅可幫助排泄,還可健康美容,早期都是曬乾後賣給日本,加工後再回銷台灣,現在也有部分本土業者加工製造,少部分在傳統市場行銷,為澎湖漁村民眾主要副業經濟來源,海菜產季常見村民成群結隊,加入採集海菜的行列。
![蹓海菜必須在寒風低溫中,腳踏在冰冷海水進行。(記者劉禹慶攝) 蹓海菜必須在寒風低溫中,腳踏在冰冷海水進行。(記者劉禹慶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15/4923927_2_1.jpg)
蹓海菜必須在寒風低溫中,腳踏在冰冷海水進行。(記者劉禹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