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殯遷移與否新北拋8選址評估 市府:現地優化相對可行

新北市政府提出市立殯儀館優化規劃方案,重新規劃周邊交通動線。圖為模擬示意圖。(民政局提供)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死亡人口逐年攀升,殯葬設施已不敷需求,新北市政府近日提出「新北市立殯儀館(簡稱板殯)優化規劃」方案,其中殯儀館遷移或原地改建引發爭論。民政局長林耀長說,評估8處選址專業分析,以現地優化相對具可行性。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將以理性、雙向、專業溝通,改善周邊環境與交通動線,持續徵求各方意見再定案。
林耀長今天在市政會議進行「新北市殯葬政策未來與因應」專題報告,他指出,板殯在旺日禮廳和停車空間不夠,尤其武漢肺炎疫情或春節期間,都設置臨時冰櫃因應,殯葬服務量能不足,業者進駐周邊,影響居民生活品質。
林耀長表示,板殯建築物1985年取得使用執照,至今已40年,每年禮廳總量能為1萬3600多廳,旺日多半不敷使用;每年冰櫃總量能為32萬1500餘櫃,預計在2031年達到上限。
殯葬處審慎評估各地興建殯儀館或生命園區的條件,針對三峽溪北段、土城建安段、土城祖田段、五股第一公墓、深坑第二公墓、汐止第一公墓、汐止第四公墓、新北市立殯儀館等8處地點進行專業分析,多數面臨用地取得困難、需辦理遷葬作業費時、山坡地限制可建築面積、需另闢聯外道路、原住戶需搬遷等各項因素,以板殯現地優化相對具可行性。
林耀長說明,殯儀館優化以現代化、立體化、整體化為原則,新增現代化禮廳、冰櫃、多功能室等設施,提供明亮、乾淨的治喪環境,打破刻板印象,重新規劃交通動線,增加停車格位數,盼降低對周邊住家的影響。
針對板殯何去何從,侯友宜表示,殯儀館大家都需要,如何做的更好,是市府努力的目標,雖然各界立場不同,希望透過雙向、理性、專業的溝通,優化交通環境,營造友善生活空間。他也提及五股垃圾山整頓、塭仔圳開發案的經驗,市府面對挑戰逐一克服,強調「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明天將舉行第3場說明會,將持續和地方溝通。

新北市立殯儀館使用至今約40年,對於遷移或原地改建,地方有不同聲音。(記者賴筱桐攝)

新北市立殯儀館優化方案以現代化、立體化、整體化為原則,新增現代化禮廳、冰櫃、多功能室等設施。圖為模擬示意圖。(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