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效法雷根 冷戰時期對付蘇聯/智庫專家籲美總統 制定對中經濟戰略

2024/06/19 05:30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主席薛瑞福。 (資料照)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專家十七日在《外交政策》期刊撰文指出,面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二二年在中共第廿次全國代表大會公開宣示「頑強鬥爭」形同對美冷戰,以及中國數十年來,以各種政策建立地緣經濟影響力,美國總統應效法已故前總統雷根,明確定義蘇聯威脅為任內首要任務,並制定戰略的作法,包括擴大對中出口管制、限縮雙向投資,加強與其他夥伴國家的經濟關係,讓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

擴大出口管制 限縮雙向投資

撰文作者包括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時期擔任印太安全事務助理國防部長的「二○四九計畫研究所」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兼亞洲研究主任卜大年(Dan Blumenthal)等。文中指出,美國應制定對中經濟競爭戰略,就政府如何保護美國經濟、削弱中國競爭能力,以及建立新的全球經濟權力中心,提供明確政策指引,並指示所有政府相關機構共同對抗這場複雜挑戰,「確保美國經濟安全必須成為新戰略的核心」。

文中指出,中國數十年來透過持續將軍事科技成果拓展至民用領域的國家級戰略「軍民融合」,以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建立地緣經濟影響力,達到中國當前在全球供應鏈居於主導地位等政策結果,更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中東、歐洲部分地區獲得地緣政治影響力。

反之,除了對中國發動制裁,美國利用經濟實力促進自身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利益的積極性,遠遠不及中國,對中立場始終支離破碎、矛盾且缺乏重點,有待美國總統制定全面性經濟戰略,包括更積極限制雙向投資、明確指導與中國「脫鉤」的作法,才能削弱中國的不良經濟影響。

學者認為,拜登政府管制半導體與運用於人工智慧(AI)的晶片出口到中國,儘管是好的開始,但仍過於片面。他們建議擴大到其他領域,包括製藥、生物科技、資訊與數據科技、關鍵材料等攸關美國整體健康、繁榮和安全的產業,在這些領域,美國必須與中國經濟「完全脫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