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中資企業海外上市 再遇監管重拳

2021/12/02 05:30

在海外上市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多半採用VIE模式以規避法規審查,包括新浪、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法新社檔案照)

防科技業規避募資審查漏洞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彭博社一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正計畫禁止企業透過「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在國外成立公司並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從而防堵中國科技業者長期以來利用海外公司規避審查募集資金的漏洞,並確保資料安全。據稱這是中國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以來,對中資企業海外上市的又一記監管重拳,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否認這項報導。

VIE架構公司仍可在港上市

中國科技及新經濟企業運用VIE架構上市的現象十分普遍,海外上市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多半採用VIE模式以規避中國法規並尋求外國投資者,包括新浪、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知情人士透露,當局最快會在本月通過草案,相關細節仍在研議中;若獲監管部門批准,VIE架構的公司仍可在香港上市。

VIE架構也稱為「協議控股結構」,主要是針對中國法律禁止或限制外資投資電信、網路、鋼鐵、教育和農業等產業的限制,而提出的一種變通營運架構。

中國境內企業為實現境外上市,先在開曼群島等境外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然後透過協議方式繞過中國證監會核准程序,控制境內業務實體,將其債務和權 益移轉到境外公司,使該營運實體成為上市實體的可變利益實體。在VIE架構下,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外國股東實際享有境內營運實體經營獲利。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VIE架構公司需要進行調整,使其股權結構更加透明,尤其是那些在中國存在外資准入限制領域的公司。不過,目前並不清楚此舉是否意味著將徹底改變這些公司的股權結構,或是讓一些敏感的公司退市。

雖然中國並未考慮全面禁止中企利用VIE架構上市,但停止外國IPO及對香港IPO額外審查,意味著原先的模式已不再可行。知情人士透露,監管機構已建議若干投資銀行停止VIE架構公司的上市輔導安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