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扛數公噸竹籠茨 近百人走2公里

2024/01/29 05:30

台南市安南區「扛茨走溪流—轉去咱的舊厝地」活動昨日在溪南寮興安宮前廣場登場。(南市政府提供)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南市文資處與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溪南寮興安宮昨日舉辦「扛茨走溪流—轉去咱的舊厝地」活動,台南市長黃偉哲與近百民眾合力扛起數公噸的竹籠茨,藉此讓民眾認識台江住民百年前對抗水患的歷史,體驗早期庄民互助扛茨遷村的過程。

近百人難得共同體驗扛茨樂趣,大家依高矮排序,從至少一五五公分起到一七八公分,一群人隨著領隊號令「三、二、一,起扛!」共同施力扛起竹籠茨,哨笛聲節奏帶領大眾走出整齊步伐,轉彎、減速都有它的眉角。現場許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來觀摩,雖然身高不夠,但能真正看到「人扛茨」,直呼「好玩」!

黃偉哲表示,「扛茨走溪流」讓大家體驗先民的生活精神,尤其是和大自然共同生活、保護自己的家與財產的精神,這項活動迄今已辦理四屆,希望藉此讓「扛茨走溪流」的傳統記憶可以代代傳承下去,讓民眾了解祖先走過的痕跡。

二○一八年第一屆扛茨是由台史博帶領溪南寮及地方庄頭發起,讓遷徙的回憶重新進入居民記憶,隨後兩屆則由溪南寮地方自辦。睽違兩年多,今年由市府發起第四屆,串聯台史博與興安宮邀近百人合力將竹籠茨從溪南寮興安宮扛到「水橋松王公」舊厝地,全程兩公里,雖辛苦卻是珍貴的體驗與文化傳承。

曾文溪常氾濫成災 扛房子避水而居

文化局長謝仕淵說,「扛茨走溪流」是台江曾文溪流域聚落特殊的生命經驗。早年曾文溪經常氾濫成災,居民在「避水而居、順水而生」的生存條件下,以竹子及茅草為材,發展出竹籠茨建築工法,展現人與大自然共生的智慧。

舊堤防找舊厝地 與水共存防災思維

除了扛茨體驗,也安排在舊堤防上進行「尋找舊厝地」導覽,用地圖與史料對照現地,找出百年前位在曾文溪畔的家園,進而思考為何「新堤防已建,舊堤防卻不拆」的決定,突顯人在環境下與水共存的防災思維。

文資處表示,期望藉由此次活動,喚起大眾關注這段特殊的台南史,從曾文溪的河道改變、竹籠茨成為無形文化資產、居民「相放伴」遷徙,進一步反思環境變遷與當代人們的關係,也期許透過此項活動的溯源與傳承,使當地耆老口中的扛茨記憶,成為真正可被回溯與經驗的地方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